回購領匯不易 增加競爭解困

領匯唯利是圖,引起怨聲載道,要求回購領匯的聲音不絕於耳。然而,領匯基金價格水漲船高,政府回購代價甚大,也未必可行,設法增加競爭,打破領匯壟斷,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領匯昨日舉行股東周年大會,例牌有示威者前往踩場,抗議領匯不斷瘋狂加租趕走小商戶,推高物價,助長通脹,扼殺基層居民的消費選擇,完全不顧社會責任,要求政府回購領匯。事實上,領匯承認上財政年度續租商戶平均加租兩成一,預料本年度可繼續加租。早前有監察團體調查領匯旗下商場逾一千六百個舖位,發現平均呎租在短短六年內激增近五成,續租率下降約兩成,時至今日,領匯旗下商場的大型連鎖店比率已高達七成,按年上升一成七,可見「趕絕小商戶」並非虛言。

被領匯逼上絕路的何止小商戶。租金增加,商戶只能將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造成物價狂升,民生百上加斤,而在有「悲情城市」之稱的天水圍,由於領匯造成壟斷,導致不少物價不僅比鄰近的屯門貴一倍,甚至比全港最富裕地區的灣仔都要貴,簡直荒謬絕倫。公屋居民的生活本來就捉襟見肘,怎堪復被領匯盤剝。

在此情況下,民間要求政府回購領匯的呼聲高漲,也就不足為奇。問題是,回購頗具爭議性,也未必行得通。今時今日,領匯的市值已經高達七百多億元,收購價隨時超過一千億元,對比當年領匯上市套現約三百億元,政府損失慘重,不啻拿公帑進貢基金大鱷,納稅人是否同意,不無疑問。更何況,領匯股權分散,即使政府願意全面回購,也未必可以如願以償。

至於有人提議政府回購領匯兩成股權,以大股東身份奪回話事權,立意雖好,卻可能是一廂情願。道理十分簡單,因為控股權未必等於話事權,以港鐵為例,政府持股超過七成,但依然無法阻止港鐵加價。總而言之,領匯已是覆水難收,政府斥資回購股權,極可能賠了夫人又折兵,到頭來甚麼問題也沒有解決。

破除領匯困局,回購股權並非唯一辦法。例如天水圍居民建議,當局應該在區內興建市政大廈、公營街市、設立小販市集等等,增加居民的消費選擇,只要有競爭,就可以打破市場壟斷,領匯也就不敢肆意加租。亦有市場人士指出,雖然領匯基金價格高企,但旗下大部分商場的市值只是數億元,若政府策略性收購部分公屋商場,所需資金遠低於全面回購領匯,卻同樣可以回應居民訴求,紓緩物價上漲壓力。另一方面,領匯亦可藉此套現,轉而發展爭議性較低的新業務,一家便宜多家着。

領匯上市時,當局曾經承諾保障小商戶及居民權益,事過境遷便置身事外,將所有承諾拋到九霄雲外,如果說領匯無良,那麼港府顯然就是無能。面對這盤前朝留下的爛帳,新政府既然不能迴避,就必須設法拆彈,否則,隨着領匯盈利節節上升,民怨亦會不斷累積,社會勢必永無寧日。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搵樓18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