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質素年年跌 民怨何計可消除

香港不再是宜居的城市,市民生活質素每況愈下,已是不爭的事實。最新調查顯示,去年香港整體生活質素指數為一百零二點五六,不僅較前年下跌一點五七,甚至比○三年沙士肆虐時期的一百零四點二更不堪,創下歷年新低。

中文大學香港生活質素指數由社會、經濟、環境三項分類指數組成,合共二十一個指標。與前年相比,去年不僅經濟分類指數跌至谷底,為歷年最差,社會分類指數亦持續向下,下降最明顯是樓價承擔能力比率,前年已驚見負數,去年更進一步下降至負二點一二,實質租金指數亦同樣創下新低,反映港人住屋壓力巨大,供樓也好,租屋也好,都已到了難以負擔的地步。

安居才能樂業,大多數港人追求的不過是三餐溫飽和擁有一片瓦遮頭,但在樓價瘋狂飆升、百物騰貴的現實環境下,這些基本要求已成為奢望。正如研究指出,一個中產家庭,要在市區供一個四百呎蝸居,即使不吃不喝,亦要需時十一年,比一般發達社會長逾一倍,可見根本已脫離社會現實。事實上,自沙士以來,香港樓價勁升超過三倍,但打工仔的收入只是輕微增長,不管如何死慳死抵都追不上樓價升幅。即使已經「上車」,為了供樓也只能節衣縮食,做一世「樓奴」,生活質素又從何談起? 

面對樓市畸形發展,港府不是增加土地及房屋供應,而是僅以行政措施調控樓市,敷衍塞責,結果事與願違,樓價繼續狂飆,成為尾大不掉之局,亦是民怨最大源頭。上述調查顯示,去年政府表現指數只得五點六二,比前年大跌一成五,是○四年以來新低,可見市民對政府的不滿已到了爆煲臨界點。正如學者警告,調查結果為港府施政敲響警號,再不設法改善房屋問題,當年五十萬人上街的場面隨時重臨,絕非危言聳聽。

港人生活質素日益惡化,是曾蔭權政府管治無能的惡果。曾蔭權上台七年,一味大搞官商勾結,政策向大財團傾斜,導致貧富懸殊急劇惡化,基層市民水深火熱,無殼蝸牛望樓興嘆,公共醫療千瘡百孔,雙非問題尾大不掉,環保政策虛應故事,藍天白雲愈叫愈走,還有新聞自由愈收愈緊,廉潔和法治核心價值飽受摧殘,香港的國際形象一再蒙羞。

早前多個國際調查都指出,香港競爭力江河日下,在全球生活質素和宜居城市的排名亦拾級而下,不僅被新加坡遠遠拋離,甚至連受到核輻射影響的東京都不如。香港百年基業毀於一旦,的確已到了不得不改變的時候。

梁振英政府撥亂反正,甫上台就推出不少民生政策,令不少市民對未來重燃希望。問題是,曾蔭權政府遺禍深遠,留下大堆爛攤子,無良政客及反中亂港傳媒惟恐天下不亂,香港至今深陷政治泥沼難以自拔,新政府要兌現「穩中求變、適度有為」的施政承諾,殊非易事。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搵樓18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