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古今:國情之書 必須讀對

德國《世界報》網站引述著名的皮尤民調顯示,在二十一個國家逾二萬六千名受訪者中,平均只有百分之二十七的人對本國經濟滿意;四國的多數國民對本國經濟持積極看法,百分比分別是中國八十三、德國七十三、巴西六十五、土耳其五十七,而美國不到三分一、歐洲十六、日本僅七而已。

有關中國的數字尤有意義,表示在經常聽到的「崛起論」之外,內地百姓的生活這些年的確有長足進步,故可推論他們對內地政府及體制大致滿意。至於不少港人特別關注的「六四平反」、陳光誠、李旺陽等事情,絕大多數內地人若非不太知情,就是不太關注,進而可基本認為這部分港人在這些問題上是過度反應,杞人憂天,甚至是「皇帝不急太監急」。

港人對內地真正需要的國情認識,既不應是「偏頗」的歌功頌德,但亦不應是主觀程度很大之「同理心」所臆想者,而應是客觀又全面地準確掌握,因為港人和內地人在上述問題上,根本存在着「一國兩制」之「兩制」不同,「河井水不相犯」的大原則有其客觀基礎。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孫子》原文)」的道理大可用於此,港人非如此,勢難正確保持與內地關係的縱深維度,再考慮到內地因素對香港之重要性,也勢將妨礙到香港自身之可持續的平穩發展。

盧卡爾 美國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