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一天出發:失聰手語老師譜新篇

港府經常推動社會共融,惟實際措施欠奉。二十三歲的李婉華嚴重失聰,自小唸特殊學校,直至中學畢業。今天她成為幼稚園手語老師,希望健聽及失聰兒童同樣學會手語,學懂傷健共融。失聰學童更可及早習慣與健聽人士溝通,長大後無懼與主流社會接軌。

李婉華會考五科合格,報讀職訓局課程。從特殊學校跳入社會,初次感到當中縫隙。職訓局沒手語翻譯,她惟有靠努力研讀課文,或回到聾校請教老師。畢業一年後,她獲香港中文大學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聘為手語老師,參與賽馬會手語雙語共融教育計劃,獲一名健聽老師配合,令幼童學懂互相尊重,亦幫助失聰兒童融入正常環境。

分享兒時經驗 鼓勵學習

她認為兒童不怕「面懵」,勇於嘗試及表達。只要對方明白,便增加兒童學習動力,有助信心、學習及口語能力發展,毋須到長大後進入社會,才發現溝通困難。她強調各人能力不同,不能用單一教學方法,故常用兒時經驗與學生分享。失聰老師用自己的教學法,能明瞭學生學習困難,亦達至雙向成長,再配合健聽老師教導,有助失聰童學習口語。

幼稚園學生生活經驗少,開學初期會抗拒聾童,其後熟悉後,則希望與對方溝通、玩樂,增加學手語的動力,更有健聽學童充當小老師,為他們作口語翻譯。李續說,難教導失聰兒童抽象概念,須透過視覺學習,畫情境、表情或實物表現。

雖然聘用期至明年八月,但李婉華並無為失業而失落,最重要是現在教好學童,教學兩年多,最大感動是能激發健聽學童立志成為手語老師。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搵樓18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

李婉華(左)認為激發健聽學童成為手語老師,是當老師最感動及有意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