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租津小恩惠 安老方是大問題

關愛基金宣布向租住私人樓宇的低收入非綜援長者提供一次性租金津貼,料九千七百戶、約一萬二千名居住於寮屋、村屋及天台屋的長者受惠。實際上,本港老人問題千頭萬緒,安老政策殘缺不全,區區租金津貼連小恩小惠也談不上,根本解決不了甚麼問題。

被譏為「政治萬金油」的關愛基金,預算動用五千萬元推行有關計劃。申請租金津貼的長者必須六十五歲或以上,並要符合入息及租金上限,以一人家庭計算,月入須少於八千七百四十元,其居所租金則為入息的一半,即不得超過四千三百七十元。合資格獨居長者可領四千元,二人家庭可獲八千元,三人或以上家庭則有一萬二千元。

這項看似惠及老人家的德政,說穿了無非聊備一格。以現時的租金水平看,即使是環境惡劣的寮屋,租金也可能超過當局規定的申請上限,可見租金津貼姿勢大於實際,不可能真正改善長者居住環境,遑論改善生活質素。當然,遲到好過不到,有關愛好過無關愛,作為對「漏網之魚」的幫助,關愛基金為老人家提供租金津貼,無論如何總算聊勝於無。

事實上,隨着人口日益老化,貧富差距不斷擴大,安老問題迫在眉睫,並非發放一次性的租金津貼所能解決。社福界人士指出,全港二十二萬月入不足四千元的低收入家庭之中,近九成是長者,顯示年老和貧窮分不開。尤其是獨居或與配偶同住的長者數目逐年上升,衍生出「隱蔽長者」,令老人問題更加複雜,更加嚴重。港府一直強調綜援制度、個人儲蓄及強積金的所謂「三條支柱」,可以保障市民退休後的生活,其實根本是自欺欺人,今時今日的香港,老無所依、老無所養的長者比比皆是,除了證明三條支柱完全靠不住,也證明安老政策完全失敗。

歸根究柢,要徹底解決老人問題,讓老人家生活得更有尊嚴,必須有長遠及全面的安老政策。曾蔭權政府胡混度日,從來沒有正視安老問題,甚至視老人家為包袱,當初設立關愛基金,只是為了敷衍民意,遮掩施政無能。如今新政府上場了,梁振英將扶貧、安老及房屋視為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顯然是看到了問題,把準了脈搏,關鍵是如何對症下藥而已。

「為政,通下情為急。」面對人口不斷老化,關愛基金小修小補根本無濟於事,設立全民退休保障制度才是徹底解決問題的辦法,社會對此其實早有共識,只是因為歷屆港府拒絕承擔,全民退保才被束之高閣。既然新政府重視民生工程,並急不及待重設扶貧委員會,那就不能再迴避這個問題了。實際上,只有設立全民退休保障制度,才能真正實現老有所依、老有所養,這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希望新政府能夠顯示出應有的決心及承擔,不要再讓市民失望。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搵樓18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