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聽雨:年年做體檢 年年不治病

對今年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所做的審計報告,有人評曰,這份審計報告有「像評書一樣的內容」。

這些所謂的評書內容,信手拈來,諸如計生委所屬宣教中心居然以一千元一輛的價格,從下屬部門購買了帳面價值將近三十五萬元的兩輛轎車歸中心領導使用,這差不多就相當於白拿;民政部據查一台價值七十七萬元的小巴車,最後賣了二萬二千元,這幾乎就是白送。

確實匪夷所思,確實如評書一般,如若不是劉家義在人大常委會會議上言之鑿鑿地宣讀報告,任誰也不能相信這些事情竟發生在廟堂之上的國家機關。更令人稱奇的,是審計署審計了五十個部門,有問題的部門竟多達四十九個,這意味着僅剩的一個合格的部門,已儼然而為出頭鳥。對這個另類不合群的部門,審計署居然連一聲點名表揚都不敢,其中的意味,想必和這個部門對「槍打出頭鳥」的憂慮有關。

這還不是問題的核心。自李金華多年前貌似包公一樣鐵面無私地審計,鐵面無私地公布審計結果,贏得輿論一片喝采,讚之為「審計風暴」後,審計年年進行,結果年年公布,違規違法年年照有,且不見任何收斂,不見任何好轉。國務院的這些職能部門,大概已對審計署的審計感到麻木了,你審你的,我幹我的;你報告你點名,隨便,我違法我違規,照舊。於是有人戲言,審計署是「年年做體檢,年年不治病」,審計變成了小孩子玩的過家家一般的遊戲。

為何造成這一局面?其一曰,法不責眾。審計五十個部門,只有一家合規,總不能將四十九個部長級的高官都處理了吧?其二曰,無私無畏。內地官場信奉一條,但凡錢財,只要沒裝進私人腰包,而是以公家的名義花費,哪怕是將錢花得天昏地暗,花得糊裏糊塗,也天王老子都不怕。其三曰,無責可問。《預算法》是有,但違反之後怎麼辦,是否要問責,是否算違法,沒有前例可循。既如此,問責與法辦就成了天方夜譚。

於是,各部委辦年年都如看大戲一般,一身輕鬆地看着審計署表演。於是,前審計長李金華面對「為甚麼年年查年年有」的提問,只好無奈地回答「那就年年有年年查」;於是,劉家義在李金華之後,繼續無奈地「年年做體檢,年年不治病」。

無解且悲哀。

尤可夫 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