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富懸殊惡化 貪曾罪魁禍首

曾蔭權上台七年管治無能,惡果不斷浮現。統計處最新報告指出,本港去年的堅尼系數為零點五三七,較○六年上升零點零零四,創四十年來歷史新高,足見曾蔭權任內貧富懸殊不但沒有改善,反呈愈演愈烈之勢。

可笑的是,面對貧富懸殊冠絕全球發達經濟體的醜陋事實,當局再次掩耳盜鈴。統計處玩弄數字遊戲,指以除稅及福利轉移後的住戶每月收入計算,去年的堅尼系數實際是零點四七五,與○六年水平相同。港府發言人更加大言不慚,強調香港的堅尼系數與紐約及華盛頓相若,證明最低工資立法成效顯著,有助改善基層生活質素云云。

數字最能說明問題,不管港府如何輕描淡寫,粉飾太平,都掩蓋不了窮人愈來愈窮的嚴峻現實。根據統計處報告,去年本港住戶最低入息中位數為二千零七十元,而最高入息中位數達到九萬五千元,兩者相差四十五倍之巨,比起○六年相差三十三倍更令人咋舌。最荒謬的是,去年的最高入息比五年前增加了近兩萬元,最低入息卻減少近二百元,足證貧者愈貧,富者愈富,所謂最低工資大有成效純屬自欺欺人。

事實上,曾蔭權上台後,在本港百萬富翁人數顯著增加的同時,貧窮人口亦已突破一百一十萬。原因正在於,曾蔭權嫌貧愛富,劫貧濟富,政策多向大財團傾斜,以致經濟發展的大部分成果落入少數富人的口袋。雖然港府在壓力之下推出一些扶貧措施,但來來去去,不過是綜援出雙糧、公屋免租金等小恩小惠,治標不治本。曾蔭權本人更是盡地一貪,窮奢極欲,除了與富豪勾勾搭搭,大搞曾商勾結,還周遊列國,不豪不住,不遠不遊。當曾蔭權一屁股坐在富人一邊,怎麼可能關心基層疾苦呢?

困擾本港的人口老化和生育不足問題,其實也是貧富懸殊的後遺症。統計數據顯示,非從事經濟工作人口去年達到四十三萬,比○六年的二十八萬急增五成,他們都是六十五歲以上長者。與此同時,小型住戶數目不斷增加,住戶平均人數由十年前的三點一人,減至○六年的三人,去年更進一步減至二點九人。隨之而來必然是勞動力減少,醫療和福利開支上升,不僅對財政造成沉重負擔,對本港競爭力更是有害無益。

面對港人生育意欲下滑,曾蔭權除了「出口術」,高呼每個家庭「生三個」,卻沒有甚麼實質鼓勵措施。更荒唐的是,他將雙非嬰兒視為社會新血,結果卻因醫療、教育等配套措施不足,搞得怨聲載道,徒令中港對立情緒火上加油。如果不是候任特首梁振英出聲喝止,雙非亂象不知要拖到何時。

事實證明,貧富懸殊惡化是香港一切亂象的源頭。下屆政府提出重設扶貧委員會,算是在正確的方向上走出第一步,但能否撥亂反正,市民不妨拭目以待。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搵樓18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