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聽雨:知青一代統領中國

中央電視台黃金時段熱播的電視連續劇《知青》,重新喚起人們對那個年代那群人命運的關注。由此展開的話題卻由歷史延伸到中國的未來。

知青是知識青年的簡稱,在中國,這是個特定的歷史概念。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到文革結束為止,中國大約有二千萬人或自願或被迫從城市移居到農村做農民,其中僅文革期間就有超過一千六百萬只經歷初中或高中教育的年輕人「上山下鄉」。

文革結束,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又回到城市,命運的起伏卻沒有終止。為數不少的人先是做了毛時代的棄兒──下放,後又成為鄧時代的包袱──下崗。但是,每個時代都不乏出類拔萃者。

從現在的高層看,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王岐山都經歷過知青歲月。有人盤點過,在二十九個已完成換屆的省區市黨委中,包括五個省委書記在內的七十五人當過知青,約佔三百七十七個新常委的兩成。無疑,中國的領導權正向知青一代過渡。換個角度看,「知青」也可能如「太子黨」、「團派」一樣,成為官場凝聚人脈的概念。

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革命一代,理想化地重塑了中國的形態和面貌。而江澤民、李鵬、朱鎔基、胡錦濤、溫家寶等人成為國家領導人時,人們評價稱中國開啟專家治國的時代。習、李等知青一代將會表現出怎麼樣的治國特點,還有待觀察。可以肯定的是,在人生觀念正在形成的階段,知青歲月將成為他們刻骨銘心的記憶,也將影響到他們的思想和行為。習近平就說過,七年的「上山下鄉」經歷對他影響非常深,讓他懂得了「甚麼叫實事求是,甚麼叫群眾」。

有趣的是,《知青》劇中的「陝北坡底村」的拍攝地,距離習近平當年落戶的地方僅有十多公里。《知青》男主角被描寫成知青中的「思想者」,協助村裏改善經濟和村莊面貌,成為同村知青的領袖。有網民對比發現,男主角的經歷與公開報道中習近平的事迹頗有幾分相似。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興起的傷痕文學、知青文學,對知青命運有深刻的描述和反思,只是反思尚在初始階段就被官方腰斬。《知青》着意刻畫的是溫情、浪漫、青春、奮鬥,與三十年前的傷痕文學大異其趣。背負着弘揚主旋律任務的內地媒體已經開始為新一代塑造形象。

尤可夫 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