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不力埋炸彈 減廢還須新思維

曾蔭權政府治港無方,添煩添亂有計,為下屆政府埋下大量炸彈,垃圾問題便是其中之一。香港現有的三個垃圾堆填區將於幾年後陸續爆滿,而擴建堆填區及興建垃圾焚化爐計劃又先後觸礁,隨着都市廢物持續增加,再不盡快找出可行的解決方案,香港遲早淪為「垃圾港」。

盛傳將出任下屆政府環境局局長的黃錦星日前接受本報獨家專訪,強調上任後將從速處理垃圾問題及改善空氣質素。他指出,化解垃圾危機須由源頭減廢做起,新政府計劃推行垃圾徵費,並引入有獎有罰機制,鼓勵港人改善不環保行為,以及在全港屋苑設置廚餘專用垃圾桶,循環再用。

事實上,香港人口在過去四十年內多了約一倍,但垃圾增幅卻高達六倍,人均垃圾排放量高達每日二點六七公斤,在全球三十五個發達國家及地區中位列第一。正如環保團體批評,曾蔭權政府在減廢方面交了白卷,卻急不及待擴堆填區、建焚化爐,實乃本末倒置。不難想像,若香港的垃圾量再這樣無止境地增長下去,擴建多少個堆填區、興建多少個焚化爐也無濟於事。

新政府計劃大力推行廚餘回收,無疑走出正確一步。事實上,港人每天棄置的廚餘達垃圾總量近四成,曾經有環保團體進行調查,發現不少廚餘實乃商戶賣剩的食物,原封未動,也沒有過期,造成極大浪費。只要認真推行廚餘回收,將沒有過期的賣剩食物轉贈食物銀行,其餘廚餘則用於堆肥或動物飼料,即可大大減少垃圾,何樂而不為?

至於推行垃圾徵費,如果真的有助環保,市民是不會介意付出的,問題是,過往港府已推出不少環保徵費,諸如污水處理費、膠袋稅等,結果除了為庫房帶來大筆收入之外,對環保並沒有起到甚麼作用,減廢依然效果不彰,天空依然烏煙瘴氣。如今當局計劃推行垃圾徵費,是否可以取諸環保,用諸環保,不能不令人懷疑。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澳門建議推行少用少付電費結構,透過向低用電量用戶提供電費八折優惠,鼓勵市民節約用電。而早於二○○四年,台灣已經實施「連鎖速食店設置資源回收設施」計劃,要求連鎖快餐店主動回收廚餘,並為要求減少分量的顧客提供減價優惠,結果立竿見影,每年共減少及回收約二千噸廚餘。事實證明,減少廢物排放,推動環保,徵費不是唯一的辦法,新政府不妨參考外地經驗,嘗試以獎勵方式鼓勵減廢。

候任特首梁振英多次強調,香港過去二十年的經濟發展落後於人。其實,環保方面又何嘗不是如此?香港與台灣的環保部門皆在八十年代末設立,但二十多年下來,台灣環保事業有聲有色,香港卻一事無成,曾蔭權成為「氣候逃犯」,而環境局局長邱騰華更被指上任五年減廢回收零建樹。如何收拾前朝留下的環保爛攤子,替港人換回藍天白雲,是對新政府的一大挑戰。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搵樓18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