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筆錚錚:不戰而屈人之兵

馬英九日前在連任就職演說中,正式提出了「一國兩區」的主張,認為大陸和台灣都是中國的一個區,中華人民共和國管治大陸,中華民國管治台、澎、金、馬,兩區應該是「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

「五二○」就職演說後,馬英九又表示「一國兩區」的概念是受「德國模式」的啟發。二戰後,德國分裂,西德、東德嚴重對峙。一九七二年,西德、東德簽署條約,以「統治高權」一詞取代了「主權」,並區隔了主權與治權等概念。

看來,馬英九的心目中,兩岸關係現狀類似當年的西德、東德。然而,北京是很早就反對把兩岸關係類比成西德與東德、南韓與北韓的,認為兩岸關係的形成和歷史與東德西德、南韓北韓根本不同。兩岸關係的形成歷史以及由此而發生的中國的分離是內戰結果,是「改朝換代」的結果,而東德西德、南韓北韓的出現,則是二戰世界兩大軍事政治集團軍事戰爭的結果,是東西方冷戰的結果;也即是說,德國和韓國都是被「外力」切割開的。

因此,在聯合國,東德西德、南韓北韓都有「合法席位」,而兩岸只有一個代表中國的席位,以前是「中華民國」,後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所以,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不像當年世界上有兩個德國——東德、西德,現今有兩個韓國——南韓、北韓。

只是東德西德、南韓北韓也有「國家統一」問題,不過,糾結在於制度之爭,在於東西方冷戰之爭,在於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誰戰勝誰之爭。結果在德國統一問題上,資本主義戰勝了社會主義,西方陣營戰勝了共產陣營,西德「統一」了東德。

馬英九說德國統一模式或可成為兩岸借鑑,也想不戰而屈人之兵也。

柳太極 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