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威國際科研賽 港添6「星之子」

本港學生憑發明再度揚威海外,並一次過增添六名「星之子」﹗本港七名中學生在有中學生科學競賽「奧林匹克」美譽的「第六十三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中獲兩個二等獎及一個三等獎,創下本港歷年參賽的最佳成績。當中分別憑研發毒氣探測器及可屈曲光合微生物薄膜燃料電池獲二等獎的六名學生將「摘星」,名字會被用作小行星命名,成為新一代「星之子」。

比賽在本月十二日至十八日於美國匹茲堡舉行,全球共有超過六十五個國家和地區的一千六百多名學生參加,涉及一千二百多個研究項目。港隊今次派出五組學生參賽,結果獲兩個二等獎及一個三等獎的佳績,若以亞洲參賽區劃分成績,香港更排名第二,僅次中國,蜚聲國際。由於今次獲得二等獎的學生共有六位,他們各自的名字將被「國際天文學聯盟」用作小行星命名,是本港歷來一次過摘下最多的「星」。

毒氣探測器10秒示警

憑「聚苯胺制毒氣探測器」獲二等獎的英皇書院兩名中五生袁健康和雷逸文及中七的衛晉穅昨解釋,探測器可於十秒至三十秒內探測到氯化氫、阿摩尼亞、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氣體,並連接至警報器發出警報如透過電郵、電訊通知使用者有毒氣洩漏,主要用於儲存化學物品的倉庫或沙井。

生物電池便宜又環保

另一「摘星」獲二等獎的本港三人組,為中華基金中學中四學生崔雍建、潘駿生和黃耀德。他們解釋其發明「可捲曲光合微生物薄膜燃料電池」時指,利用酵母菌和海藻,分別透過呼吸和光合作用下,即一個釋放、一個收集電子,通過溶劑造成電子流動,從而產生電流,而電池呈片狀可自由屈曲。製造電池的九成物料可循環再用,成本低至四毫美金。他們指,只用五塊該新電池足可叉滿一部手提電話的電,長遠更可取代成本較貴的太陽能電板,及用於污水處理。

對於成為「星之子」,他們各有感受,其中早於小學四年級已曾於類似國際性科研比賽中奪金獎的黃耀德感到好驚喜,矢言會繼續致力在研究中發掘趣味。潘駿生則坦言,無想過會成為「星之子」,今後會貫徹做科研的求真精神,每遇問題必定致力尋求解決方案。

而來自聖保祿學校的黃萃榆,則憑纖維素廢棄物處理水污染和漏油事故獲得三等獎。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搵樓18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

英皇書院的雷逸文(左起)、衛晉穅及袁健康展示得獎作品。

中華基金中學的崔雍建(左起)、潘駿生和黃耀德講解他們的作品。

第63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賽中獲獎的本港學生參加嘉許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