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加租惹爭議 政客抽水添煩亂

對普羅大眾來說,住屋是一個令人煩惱的問題,無殼蝸牛望樓興嘆,即使是有瓦遮頭的公屋住戶,亦要面臨加租壓力,可謂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根據租金檢討結果,房屋署建議全港公屋加租一成,房委會昨日通過有關建議,九月落實,除了綜援戶之外,逾五十五萬公屋戶受影響。面對公屋居民激烈反對,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張炳良表示,雖然委員們普遍認為在通脹高企下,當局應該以紓緩措施減輕居民負擔,但當局依法接納統計處對居民薪酬調查的結果而加租,不能擱置或分期,目前最可行的做法是參照兩年前加租時的紓緩措施,免租一個月。

張炳良的言論,反映房委會認識到今次加租引起的爭議極大。事實上,今次加幅太大,不少公屋住戶抱怨無力負擔,而現行的租金可加可減機制不合理,更是備受詬病。租金可加可減機制主要依據公屋住戶的收入而調整租金,沒有將通脹因素考慮在內,無法全面反映住戶的實際負擔能力。

一個不合理的機制,必然得出脫離現實的結果。根據統計處的薪酬調查,排除綜援戶及富戶後,公屋住戶去年的收入較二○○九年上升一成六,故租金加幅可以達到最高上限的一成。但實際上,近年通脹持續高企,基層市民的收入增幅往往追不上通脹,生活負擔不減反增,若當局堅持片面地依據收入增加而大幅調升租金,必然導致基層市民生活百上加斤。

說到底,既然公屋租金可加可減機制出了問題,港府就應該全面檢討及改善機制。否則,加租爭議周而復始,當局次次都靠紓緩措施小修小補,何時才是了局?

諷刺的是,今日激烈反對公屋加租的各個政黨,恰是當年通過租金可加可減機制的始作俑者。難怪基層團體報以噓聲,質疑政客隨風擺柳,「神又係佢,鬼又係佢」,並非真正為基層市民的利益着想。說穿了,政黨以今日之我打倒昨日之我,無非為了博取掌聲,為選票着想,可以說是如假包換的政治抽水;這種抽水只能添煩添亂,根本無助解決問題。

其實在今日香港,最無助的是租住私樓尤其是劏房及籠屋的夾心居民。他們大多既沒有資格申請公屋,又沒有能力購置私樓,只能被迫入住環境惡劣的劏房。更不堪的是,隨着私人樓價及租金急劇上升,即使是劏房及籠屋,租金亦絕不便宜,論呎租,不少甚至比山頂豪宅有過之而無不及,足證私樓租戶壓力之重,比公屋住戶還要大得多。

公屋住戶有人幫,劏房租客誰可憐。港府無力幫夾心市民上樓,亦不願提供租金津貼,勢利的政客也不太將他們放在心上,以致他們總是處於被遺忘的角落。他們,才是最無助的一群;他們,才是最亟待援手的一群。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搵樓18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