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責失敗埋禍根 架構重組闖關難

立法會拉布戰告一段落,焦點轉移至政府架構重組。事實上,在公眾質疑及部分議員反對下,架構重組方案要通過立法會這一關,並不容易,如何釋除疑慮,平息爭議,清除障礙,是擺在新政府面前的重大考驗。

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昨日就政府架構重組計劃召開公聽會,出席的團體代表意見紛紜,莫衷一是,有人支持架構重組,亦有人質疑架構重組的必要性。時間緊迫,爭議不休,候任特首梁振英極為緊張,連日來多次呼籲立法會議員急市民所急,並強調新政府架構沒有B方案,若重組計劃無法在七月一日前通過,勢必影響新政府施政。

事實上,架構重組不是甚麼新鮮事物,古今中外,新政權上台後或多或少都會對政府架構進行調整,在香港,董建華及曾蔭權上台時皆曾進行架構重組。梁振英為了配合「穩中求變,適度有為」的施政理念,計劃重組現行政府架構,既有先例可援,而且合乎情理,這是無可厚非的。正如有人所說,若有朝一日反對派上台執政,難道不會有更新體制的想法?

其實,人們對政府架構重組的最大疑慮不在重組方案本身,而在於整個問責制度。董建華孤家寡人,施政備受掣肘,故於二○○二年推行高官問責制,原意是倣效西方做法,讓高層公務員保持政治中立,改由委任的司局長為政策成敗承擔政治責任,以便更好回應民意,提升施政水平。可惜多年下來,所謂提升施政淪為空談,問責官員被譏為疊床架屋的僭建物。而曾蔭權上任後不但沒有深入檢討問題,反而進一步擴大問責制,增聘大量副局長及政治助理,令問題愈趨惡化,港府施政每況愈下,民望跌跌不休,成為問責制失敗的最有力證明。

最令人難以接受的是,曾蔭權政府用人唯親,官官相衞,縱使施政錯誤連連,從來沒有一名高官問責被追究責任,甚至在年前的泰國包機事件中鬧出「集體負責」的笑話,所有犯錯官員無一受罰,令問責制淪為徹頭徹尾的卸責制。事實證明,香港回歸十五年來一事無成,經濟轉型毫無寸進,以致民生困頓,民怨沸騰,兩任特首無能固然難辭其咎,但問責制荒腔走板,有責不問,縱容庸碌之輩尸位素餐,亦是主要原因。

問責制度劣績斑斑,為架構重組平添爭議。梁振英提出將三司十二局改為五司十四局,政策局增加,問責官員亦增加,每年額外耗費公帑數千萬元,這是否物有所值,是否真的能夠提升施政效率,難免引起爭議。

面對連串問號,新政府必須向公眾解釋重組用意,包括如何改善問責制的弊端,如何確保新增官位發揮應有作用,如何提升施政效率等等。除非市民信服架構重組有其必要,公帑用得其所,否則難以得到多數民意支持,更難闖過立法會這一關。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搵樓18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