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大地:兩岸和平對話虛與實

兩岸和平發展開啟了新時代的篇章,凡關心兩岸事務者,都期待馬英九的五二○就職演說能展現氣魄,如此才能成就其歷史定位。對於兩岸和平協議,應積極尋求共識,以深化、鞏固目前的發展。隨着就職大典的腳步愈近,期待也愈殷切,但由最近兩岸黨政高層的互動來看,若北京不懂察言觀色,將使期待落空。

就職演說 但求無過

當然,外界對馬英九充滿期待,但事與願違,他的連任之路相當坎坷,尚未正式就職,已是全民皆罵。民生物價飆漲,絕大部分民眾認為錢不夠用,使馬英九的支持度跌至只有約兩成。由於政府的施政與效率未能符合民眾期許,馬英九虛心求好,也就更不敢觸及政治議題,故相信其五二○就職演說的曲調不會太高,但求無過,不求有功。

縱然馬英九團隊的兩岸政策相當靈活,虛實相交,讓北京歡欣,也讓北京憂愁。兩岸之路只有「不統、不獨、不武」、維持現狀的路線圖不會改變,未來一切只能在高門檻下試圖跨越發展。

所謂虛者,乃胡錦濤、吳伯雄會面首度承認「兩岸同屬一中」,並重申「台灣人也是中國人」。表面上,這是國共高層在維護「一中原則」上有交集,北京或會竊喜;但實際上,所謂「一中」,國民黨認為就是「中華民國」,不能退讓,兩岸只有在「求同存異」中取得共識。今後要進一步維護兩岸和平,期待大陸繼續讓利,承認「一中原則」乃不二法門,國民黨無法遁逃,只有以此為權宜之計,並提出「一國兩區」,讓北京陷於探究的漩渦。

兩岸關係之實,展現於博鰲論壇上李克強和吳敦義的會面。吳敦義提出「求同存異、兩岸和平」,並引用《禮運.大同篇》的「講信修睦」,期勉兩岸修睦。其實,這是世界大同的理想,如此說法,兩岸便變成「友邦」、「鄰邦」,且中間乃以「民生優先」,其他政治議題便暫束高閣。這是實際的一面,但定位問題有所差異。

吳敦義也表示,兩岸未來進入政治對話需有三條件:兩岸累積足夠的誠意和善意,台灣內部達成更強、更高、更一致的共識,而且獲得民意支持。要達致這三個條件,實是難中之難。因此,不管是實是虛,台灣方面只是祭出「拖」字訣。

兩岸關係似近又遠,極大取決於台灣,北京只能乾着急。馬英九此時很難站在歷史潮流的前頭引領民意,開創新局。

江素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