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大地:陳光誠事件 人權對主權

剛剛結束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因失明維權人士陳光誠進出美國駐北京大使館而引起高度關注。雖然中美雙方不提此事,但無聲勝有聲,兩強高層對話均是綿裏針,高手過招中,傳達了重要訊息。

對話中,雙方互有攻守。美國素來以自由民主人權為普世價值,希望放諸四海皆準,在世界各地複製其價值觀。美國國務卿希拉妮便力促中國保障人權,並以人權議題影射陳光誠事件,表示所有政府都必須回應人民對尊嚴和法治的嚮往,任何國家不能也不應否認這個權利。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則站在中國的立場,表示中美國情不同,不可能所有問題都意見一致,雙方必須相互尊重,對於存在的分歧,應通過對話交流增進理解,妥善處理,以免影響中美關係大局。

中美有許多矛盾與衝突,人權問題便一直是美國攻擊中國的口實。不過,美國在許多方面有求於中國,例如朝核、伊核等問題,故陳光誠事件雖引發中美外交上新的緊張情勢,但中國國防部長梁光烈仍按照原定計劃訪問美國。

時值美國大選前夕,陳光誠事件醞釀出巨大的政治風暴,從中可觀察美國總統奧巴馬能否有魄力地解決此事。作為奧巴馬政府與中國接觸的關鍵人物,副總統拜登表示,美國預期中方將堅守承諾,讓陳光誠接受美國大學的獎學金出國留學。

人道背後 政治交易

然而,縱使陳光誠表示願赴美國求學,但只要其人還留在中國就有不確定性。自從陳光誠步出美國大使館後,就有各種不同的解讀。曾參與協調安排陳光誠去處的著名中國事務專家孔傑榮指出,陳光誠同意離開美國大使館,是因為獲得奧巴馬會公開支持中美雙方達成的協議;另外,《紐約時報》指出,當事各方對中美達成的這項協議,說詞彼此牴觸,事態曲折,維權人士認為美國政府相信中國的保證,實在太天真,今後將更加關切陳光誠的人身安全。人道背後,還有政治交易。

說來,陳光誠的前途在美國,實在是極大的諷刺。一位失明的維權人士竟不能留在自己的國度,只有流落他國才有前途,難道中國就沒有讓異見人士有揮灑的空間?中國放走了麻煩人士,難道社會就不會前仆後繼,推展人權訴求?大國崛起,應該有更大的器度讓人民發聲,爭取基本的權益。美國解決了陳光誠事件,卻無助解決中國的維權運動。

江素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