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清醮有聲有色 保育文化官冷民熱

港府一向漠視本土文化,以致許多傳統節慶活動欠缺支援,資金短絀,人手不足,無以為繼。在這種情況下,一年一度的長洲太平清醮依然可以愈辦愈精彩,愈來愈吸引,實在是難能可貴。

經過民間長期努力,長洲太平清醮繼○九年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去年更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冊,影響力愈來愈大。君不見昨日天氣雖然欠佳,仍然吸引數以萬計旅客登島,場面熱鬧。事實證明,只要用心打造,傳統文化活動不僅不會被時代洪流淹沒,甚至可以融合現代色彩,成為極具吸引力的旅遊項目。

長洲太平清醮是香港特有的民間祈福慶典,主要有飄色巡遊、搶包山及派平安包三大活動,鄉土味濃,人情味更濃。近年更是錦上添花,在傳統中融入現代色彩及節奏,推陳出新,搞得有聲有色,參與人數逐年增加,各地旅客慕名而至。尤其是恢復「搶包山」活動後,更吸引廣州、深圳、澳門等地攀山好手參與,既是傳統活動,亦是體育盛事。

不過,並非所有傳統文化活動都像長洲太平清醮般幸運。事實上,因為港府保育不力,許多傳統文化活動只能自生自滅,陷入無以為繼的困境。以大坑舞火龍為例,這項超過一百二十年歷史的活動,場面壯觀,饒具特色,曾經多次被外國傳媒報道,吸引不少海外旅客來港觀看,可惜當局一直不聞不問,僅靠大坑坊眾福利會苦苦支撐才得以延續,近年村內男丁漸少,令舞火龍有失傳之虞。再看國際龍舟邀請賽,曾經辦得有聲有色,每年都吸引不少海外隊伍來港參賽,可惜近年在缺乏贊助下,規模一屆不如一屆,甚至一度出現停辦的窘局。

港府有眼不識寶,牆內開花牆外香。本港旅遊業景點老化問題日益嚴重,大家都在抱怨缺乏新鮮感,除了購物之外,來來去去都是維港、太平山頂、兩大主題公園等景點,外加一個事故頻頻的昂坪纜車。其實,發展文化旅遊已經逐漸成為全球大勢,香港也擁有不少文化旅遊資源,只是港府暴殄天物,沒有加以開發利用而已。

諷刺的是,港府坐視本土文化活動逐漸湮滅,卻不斷高喊發展文化及創意產業,簡直是本末倒置,自相矛盾。曾蔭權敲鑼打鼓,將文化及創意產業列入六大產業,稱其為「未來經濟發展的新亮點」,可惜說時天下無敵,做時無能為力,整整四年過去了,六大產業仍在原地踏步,文化及創意產業甚至出現萎縮現象,整體從業員人數不增反減,足證曾蔭權政府敷衍塞責,所謂推動文化發展只是一句漂亮的口號。

往者已矣,來者可追,候任特首梁振英增設文化局,統籌及推動本港文化發展,正是走出撥亂反正的第一步,也是「穩中求變、適度有為」施政理念的體現。新政府能否加強保育傳統文化,成功推動文化產業發展,人們不無期待。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搵樓18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