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大地:中國能源安全弱不禁風

蘇丹局勢近日驟然緊張,南北蘇丹大規模戰爭一觸即發,一旦南北蘇丹開戰,其石油生產將全部停滯。而一旦石油生產停滯,除了南北蘇丹自身將遭受重大打擊,受影響最大的當屬中國,中國的石油供應將受到極大影響。

南北蘇丹是中國第七大石油供應來源地,中國去年從南北蘇丹進口石油一千三百萬噸。由於中國另一重要石油供應國伊朗正遭受美國制裁,對中國的石油供應隨時中斷,一旦南北蘇丹發生戰事,中國的石油供應將面臨嚴峻挑戰。

供應國多政局不穩

南北蘇丹戰事影響中國石油供應,折射出中國能源安全異常脆弱,甚至可以說是弱不禁風。目前,中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接近六成,能源消費總量的三分之一以上需要從外國進口,為了保證石油供應,中國到處找油。國家發改委的相關統計顯示,截至二○一○年,中國石油的海外油氣業務已涵蓋全球二十九個國家。但數量多不等於質量好,雖然表面看來,中國的石油供應國眾多,能源安全應不成問題,但實際上遠非如此。

從石油供應地來說,目前中國的石油供應國主要集中在非洲和中東,而這兩個地區又恰恰是政治高敏感地帶,很多國家政局不穩,隨時爆發內戰,政府有可能倒台,此種情況下的石油供應根本談不上穩定,蘇丹就是如此。再比如,卡達菲主政時期的利比亞,也曾和中國簽署過多個石油大單,但卡達菲被推翻後,這些合同是否繼續履行,至今沒有確切消息。又比如,正遭受美國制裁的伊朗,是中國的第三大石油供應國,一旦現政權被推翻,能否按現量繼續向中國供應石油,也是一個未知數。

從石油運輸渠道來看,存在的隱患同樣不少。南海是當前中國海外石油的主要運輸渠道,而恰恰南海局勢變幻莫測,各國圍繞南海展開的爭奪,隨時有可能使這條運輸線中斷。

為減少對海洋運輸渠道的依賴,近年中國開始開闢陸路運輸管道,但進展並不順利。緬甸管道本是最有希望成功的陸路運輸渠道,但去年以來,緬甸局勢發生重大轉變,開始向美國靠攏,開闢這條渠道的努力實際上已經失敗。北邊的俄羅斯管道同樣不順利,俄國經常坐地起價,對於修建石油運輸管道根本沒有誠意,中國如果將石油供應繫於俄羅斯,完全是一個冒險舉動。因此,如何保證能源供應安全,是中國政府必須面對的一個重大挑戰。

馮海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