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聽雨:兩岸將談一國兩區

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前段訪京見了胡錦濤,拋出個「一國兩區」說,立即在島內引起軒然大波。伯公本人則三緘其口,對此再也不談,但在河南拜祭完黃帝後,又忍不住為「一國兩區」說做了一番解畫。

按吳伯雄的說法,第一,「一國兩區」早在二十年前就是事實上的法律存在;第二,這次他所以再提起,是因為台灣很多民眾對此已忘記,所以要提醒下;第三,台灣無意以此展開政治談判。而針對國台辦當天的回應,吳伯雄評價「這是一種善意」。

伯公的這番解畫,唯一的新意,就是他公開說明「台灣無意以此展開政治談判」,不過畫蛇添足的味道也很濃。既然「一國兩區」是二十年前的法律存在,需要作一番提醒,那為何早不提醒、晚不提醒,不在島內提醒、偏在北京當着胡總的面隔山打牛式地提醒?伯公愈是強調「僅僅是提醒」,就愈令人懷疑他「無意以此展開政治談判」的結論是虛晃一槍。

伯公此番進京為馬英九背書「一國兩區」,事前是有備而來,事後故意引而不發任憑島內炸鍋,直到無可躲避,又做了這番有點自相矛盾的解釋,這一切令人認定,「一國兩區」說的拋出,一定有着深遠宏大的政治背景。

對此,吳伯雄倒是談了一點。他說,九二共識就是存異求同,同的部分是一中原則,異的部分台灣希望透過現有的「憲法」法律基礎,把人民關係條例說明白,「同的部分應該會愈來愈多,化解異的可能性也在增加」。伯公的意思,應該是說通過強調一中的法律基礎,強化固化兩岸的一中共識,防止未來因執政者的人事變遷,再令兩岸關係出現反覆。同時,他也在暗示,如果北京接受「一國兩區」,那麼兩岸「化解異的可能性」也就會增加。

對於「一國兩區」,國台辦日前回應了兩點:一是認同吳伯雄的說法,說「這是長期以來台灣在法律層面對兩岸關係所持的基本態度」;二是舊話重提,強調只要認同一中甚麼問題都可討論。顯然,北京對「一國兩區」的態度,在有着較多積極成分的同時,落腳點則是雙方可以為此談起來。

至此,伯公拋出「一國兩區」說的目的已昭然若揭,既然雙方都可以談起來,那要談的不是政治又會是甚麼呢?伯公對此想必也心知肚明吧。

尤可夫 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