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古今:誠信原則 普世價值

《華爾街日報》有文章謂,香港回歸後之管治不如港英時代,揆諸事實,不失為旁觀者清之言,港人應聞過則喜,實事求是,檢討改進。原因之一在於歷任港督基本行止端正,作風可範;而今之特首以及主要的特首候選人,誠信皆被質疑,果其然耶?誠信為何重要?公眾都須明察。

英國人講誠信,中國人亦然,且歷史更長遠!三代之初,《尚書.堯典》有誌:帝堯「允恭克讓,光被四表」,其後繼舜亦「浚哲文明,溫恭允塞」,允即信之意。《周官》便告誡群官要「恭儉惟德,無載爾偽。作德,心逸日休;作偽,心勞日拙。」

孔子乃曰:「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裏行乎哉。」

《大學》著名之「八條目」,「正心」、「誠意」即居其二。《中庸》:「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甚乃宇宙「至誠無息」、「不誠無物」。董仲舒再將孟子「仁義禮智」合構的「四端」加上「信」,而成後世廣為奉行的「五常」。

《朱子語類》:「誠意,只是表裏如一。」官商勾結、僭建緋聞,都見不得光,恰表示其為人之不誠信。欲為香港一方之首,能不力行上述中國最核心之古訓為己任?

美國律師盧卡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