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熱辣:包裝無標籤 搶救添困難

現時政府對食品有嚴格的標籤要求,卻並未進一步推展至非食用產品,本報購買的該批產品,大部分都未在包裝清楚列明成分,甚至部分亦只得日文說明,不單止消費者對產品一頭霧水,一旦發生小童誤吞送院,醫生對產品毒性所知有限,對搶救工作亦構成影響。

屯門急症室顧問醫生馮顯達表示,該院每月接獲多宗小童誤吞物品而入院,吞服的物品包括藥丸、家居擺設品等。「細路仔對啲細細粒、顏色好鮮艷嘅物品特別有興趣,鍾意就放入口食。」院方一般處理方法都是先弄清楚吞服物品類型,家長最好帶同有關產品,方便醫生第一時間掌握資料,如果有產品成分就更佳,因為可以令醫生盡快對症下藥,否則當小童出現病徵才清楚其情況,其時已經延誤。

政府未強制列成分

根據現行法例規定,當局並未強制性要求家居產品必須附有詳細列明成分資料,但附屬於《消費品安全條例》的《消費品安全規例》規定,關乎消費品的安全存放、使用、耗用或處置的警告標籤上字句,必須以中文及英文表達。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 Apps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