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刀集:理智與感情

馬英九贏了,贏在哪裏?學者專家理性分析,說贏在兩岸政策,比起小英的兩岸說法模糊、企圖含混過關,小馬就是鮮明得多;因此,選民寧選「九二共識」,捨棄小英的「台灣共識」。

選民之中,有理性也有感性。比如聽完政見政綱再決定投誰,便算理性選民;反過來說,不管候選人說啥做啥,有啥政策,反正喜歡誰便投誰,便屬感性選民。有感性才會有基本盤,藍綠區隔,因各有感情,深淺之間,更反映感情厚度,投票意欲。

但選民的理智與感情,也不是截然兩端,比如兩岸政策,聽起來理性,但感性點說,不外是影響經濟民生的政策,感性再深一點,選民便會念及自身生活有無改善。這些年,有加薪嗎?有失業過嗎?要靠朋友接濟嗎?此所以蔡英文的競選廣告劈頭便問:「這四年,您過得好嗎?」說到底,原先理性的兩岸政策,便成了感性訴求。

有趣的是,選舉競爭之中,理性政策可以作感性訴求,卻不可以理性到極至。即是馬英九的兩岸政策,理性至「九二共識」便好了,如果再深化下去,便難免帶到統獨立場;彷彿在說,就是怕這種兩岸政策的理性,挑動起台灣人的感性。馬英九的「不武」,彼岸從沒承諾。如果說今回大選是台灣人理性選擇的結果,這理性的對立面便未必是感性,真正壓制選舉感性的,其實是非理性的手段。

評論員徐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