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聽雨:道德水準大滑坡

關於中國目前的道德水準,民間普遍公認出現了大滑坡。但官方不這樣看,《求是》雜誌近日還專門刊文,論證當前的社會道德狀況在總體上獲得了巨大發展進步。

《求是》雜誌的觀點,依據的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原理。按照《求是》的解釋,道德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式,是一定經濟基礎的反映,受經濟基礎制約,其獨立性只有相對意義。評價道德的價值是正還是負、性質是善還是惡,總是具有兩方面的維度:一方面,看決定道德發生發展的經濟基礎的性質;一方面,看道德對相應的經濟基礎起作用的性質。

當今中國社會的經濟發展成就,遠遠超過中共建政後的頭三十年,經濟基礎也紮實雄厚許多,照搬《求是》的觀點,中國目前的道德水準也應該水漲船高,至少比前三十年要好上許多才對。但這樣的結論,和人們的普遍感受不一樣,甚至是差距太大。在正常人看來,中國當下的道德水準,大滑坡只是表象,骨子裏卻是價值觀出現了謬誤,信仰出現了缺失。

中共建政後,各種政治運動接踵而至。貫穿這些運動的核心主軸,就是人鬥人、人批人、人罵人、人打人。在這樣與人鬥其樂無窮的運動中,人的尊嚴和權利被肆意踐踏,正常的價值觀被政治需要扭曲替代。十年文革浩劫,更是這種政治鬥爭登峰造極的典型體現。傳統文化、傳統道德觀等歷史上凡有價值的東西,全被掃進垃圾堆。一場文革,破壞了中華民族賴以立命的歷史人文基礎,這就好比傳宗接代的臍帶被橫空剪斷。從此,這個民族失去了傳統養分的滋養,像是終日飄蕩在半空中的幽魂。

遺憾的是,文革遺害至今都沒有被徹底清算。文革不僅摧毀了傳統價值,還附帶着毀滅了中共立黨的宗旨和理想。一個信仰缺失的政黨,帶領一個失去根基的民族,在改革開放中搏殺了三十多年,結果很是悲哀,大家全都集體無意識地陷入了一切向錢看的黑洞。

這便是中國社會道德水準的現狀。尤可夫無法像《求是》那樣樂觀,更無法認同經濟基礎和道德水準的正比關係。在尤可夫看來,中國經濟建設取得的成就,更加映襯出道德水準的滑坡之大。這其中的萬惡之源,往前看是缺失信仰和敬畏,往後看則是失去了民族的、傳統的根基。

傳媒人 尤可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