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古今:香港特色 兩制精神

台灣駐港文化代表本身是文人,就任後首次演講,題目是民國文人和香港的關係,她舉了魯迅、許地山、蕭紅、張愛玲四例,大概是兩左兩右:魯只是於抗戰前三次短暫訪港;許則在港大執教鞭多年;蕭到港是為逃抗戰之難;張則因歐洲戰亂,留學英國不成而轉讀港大,不到兩年即因港大停校而折回上海當作家。演講人自感香港很有孕育文化的環境,尤其是華洋雜處此一特色,完全非如眾說下之文化沙漠,還查到魯迅當年亦有類似的評論。

除了供文人南下取經之外,香港在中國近代史中還扮演了非常超然獨特的角色,但基本只和右翼勢力掛鈎,如孫中山在此策劃民國革命,和中共勢力則緣分不多,中共建政後反成為反共人士的大匯集地。直到回歸一刻,香港的經驗必須面臨空前的變化,不得不為此作出重大的轉變及調整。

所幸中共的領導人能高瞻遠矚,毛澤東可以,但決定不解放香港;鄧小平雖要實現香港回歸,但訂定五十年不變的「一國兩制」大方針,香港依然可以保留其特色。這樣做除為香港本身因素之外,更是為了令內地可以繼續從香港吸取養分,特別是與國際有關的部分。

「港人治港」因而成為「一國兩制」的基石,非如此不足以發揮香港固有的特色,港人對此當應清楚體認,不應將其只當成口號。

盧卡爾 美國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