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鴻爪:道德淪喪 人不如鼠

「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諸子百家中,孟子的影響力僅次於孔子,其「人性善」論點雖受到強烈質疑,卻得到科學試驗的支持。

美國研究人員將老鼠分成一對對,每對都關入籠中兩周,讓牠們互相熟悉,然後放進另一個籠中,但其中一隻自由活動,另一隻被鎖在侷促一角。觀察發現,自由行動的老鼠聽到同伴悲鳴會表現得不安,並嘗試為同伴解困。

研究人員在籠中放入朱古力,自由活動的老鼠不會全部吃盡,而會留一部分給被困的老鼠,並繼續協助其解困。科學家表示,分享食物對老鼠而言是大件事。實驗顯示,同情心是與生俱來,並非過去認為只是文化現象。

如果孟子看到這項試驗,他一定感到很欣慰,並可能這樣說:「今鼠乍見同伴被困於籠,皆有怵惕惻隱之心」、「無惻隱之心,非鼠也;無羞惡之心,非鼠也……無是非之心,非鼠也」。

其實,這項試驗不僅為一貫形象惡劣的老鼠平反,也讓中國人感到非常的尷尬。老鼠皆有惻隱之心,對受難的同伴表現同情並嘗試幫助,反觀不少中國人卻變得愈來愈冷漠無情,道德淪喪,顛倒黑白,混淆是非,以醜為美,不知羞恥,非但見死不救,甚至落井下石,簡直比外表醜陋的老鼠還不如。

佛山小悅悅事件,就是部分中國人不如老鼠的證明。面對遭車禍倒在血泊中奄奄一息的孩子,十八名路過的途人竟然視若無睹,揚長而去。比小悅悅事件更惡劣的是,廣州有殘疾嬰兒出生,身為父母者竟不顧而去。

拜託各位今後莫再以「鼠輩」來形容道德敗壞者,因為這不是對他們不尊重,而是對老鼠的侮辱。

香桐仁 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