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化爐選址難定 拖字訣禍港殃民

本港現有三個垃圾堆填區即將爆滿,由於擴大堆填區不受市民歡迎,建設焚化爐成為唯一的選擇。港府雖然傾向在石鼓洲興建人工島嶼,作為焚化爐選址,惟在重重阻力之下,至今舉棋不定,仍然是一個拖字訣。

環境諮詢委員會昨日舉行會議,討論焚化爐環評報告,本月底議決在石鼓洲或屯門曾嘴興建焚化爐兩大方案,相信兩個方案都通過的機會甚高。但有委員質疑,當局一方面明確表態選址石鼓洲,但又不排除屯門曾嘴方案,顯然是緩兵之計,為將來興建第二座焚化爐埋下伏筆。環保組織也批評,港府過分依賴焚化爐,根本沒有實施源頭減廢的決心。

其實,屯門曾嘴及石鼓洲選址各有利弊。當局開始選址屯門曾嘴,因遭到當地居民強烈反對,故改而傾向在人煙較為稀少的石鼓洲。然而,焚化爐作為厭惡性設施,不論建在哪一個區,都會遭到反對,即使選址石鼓洲,附近居民及漁民同樣會有不滿,環保團體更不會輕易放過。當局將兩個選址一起提出表決,與其說是準備興建第二座焚化爐,不如說是驚弓之鳥心態作祟,一旦石鼓洲方案阻力太大,又可以轉過頭來打屯門曾嘴的主意。

興建焚化爐並非洪水猛獸,其他地方如日本、台灣早有先例,成效有目共睹,港府也曾派人前往考察經驗。然而南橘北枳,在外地行得通的措施,在香港卻頻頻撞板,這只能說明港府無能。當局船頭怕浪,船尾驚賊,稍遇阻力就打退堂鼓,這個弱點已成為公開的秘密,一再被有心人士及政客利用,且屢試不爽,致使施政動輒得咎、寸步難行,在環保方面幾乎一事無成。

然而,港府在拖延焚化爐建設的同時,垃圾卻在與日俱增。過去,港府處理廢物主要有兩個方式,一是就地堆填,二是越境轉移,主要是運往珠三角地區。然而,這兩種方式均已不合時宜,擴大堆填區被指破壞環境,遭到本地市民強烈反對;而隨着內地環保意識上升,加上珠三角近年高速發展,本身亦製造大量廢物,香港不可能長期依賴內地解決垃圾問題,而且這樣做也有道德風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港人討厭的廢物,為甚麼要北運遺患同胞?

自己的問題,必須自己解決,如果焚化爐光說不做,香港遲早會變成垃圾港。當然,環保組織的批評也有其道理,有統計數據顯示,以每人每日產生的都市固體廢物量計,韓國是一點零二公斤,台灣為零點九五公斤,香港則是二點五公斤,冠絕亞洲發達地區。可見香港在源頭減廢方面遠遠落後於人,就算石鼓洲焚化爐如期在二○一八年落成,每日處理約三千噸垃圾,若本港垃圾製造量維持高企,不管興建多少座焚化爐,也無助解決問題。

議而不決,決而不行,是港府施政的痼疾。如今夕陽西下,時日無多,高官紛紛抱定等收工心態,焚化爐這個燙手山芋,恐怕又是留給下屆政府了。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