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政策滿盤錯 奪命陷阱何其多

花園街火災釀成九死三十多傷慘劇,出事樓宇滿布劏房,被視為阻礙居民逃生的主要原因。面對輿情壓力,港府擺出一副加快巡查舊樓劏房的姿態。然而,到底有關措施能否解決劏房問題,人們不能不打上一個巨大問號。

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表示,當局會增加本年度巡查劏房的數量,未來半年內巡查三百多幢毗鄰排檔而樓齡超過三十年的高危舊樓,以及賦權執法人員入屋巡查,一旦發現違規劏房,會立即要求業主清拆或糾正。她強調,人命安全不能妥協,呼籲劏房業主主動向當局反映及改善問題。

毋庸置疑,劏房安全問題多多,對居民生命構成極大威脅,已經到了當局不能不正視的地步。在花園街火災中被焚毀的唐樓,原本只有十四個住宅單位,設有前後樓梯,但其中七個單位竟被劏成二十多伙,大大加重樓宇建築及走火設施的負荷。尤有甚者,部分劏房設計將後樓梯堵死,令住戶少了一條逃生路徑。

面對觸目驚心的劏房亂象,當局加快處理是應有之義。然而,當局新提出的措施僅僅是針對巡查程序,雖然有助發現劏房問題,但發現了能否取締,則是另一回事。過去,當局曾向違規劏房發出清拆令,惟不少業主拒絕遵從,港府亦無奈其何。退一步說,縱使業主願意拆除劏房,住戶又可以搬到哪裏去呢?

常言道,無利不起早,業主將單位間成劏房出租,無非為了牟利,當局寄望透過道義勸喻促使劏房業主主動改善問題,無異於緣木求魚。事實上,針對舊式樓宇的火災隱患,屋宇署和消防處年前曾發出「消防安全指示」,要求業主改善和加強樓宇的防火標準,但大部分業主我行我素,當局的指示形同虛設。

知病之所自起,乃能治之。要解決劏房問題,先要找出問題的根源。亞洲金融風暴後,本港樓市大跌,港府矯枉過正,除了一刀切停建居屋,公屋供應亦是嚴重不足,致使近年樓價飆升,不少市民上樓無望,又付不起私樓租金,不得不搬入安全成疑、危機四伏的劏房棲身,需求激增帶動供應,乃是必然結果。

可笑的是,面對無家可歸的災民質疑何時能解決劏房問題,曾蔭權竟然晉惠帝「上身」,着對方申請公屋。其實,有頭髮沒人想做瘌痢,如果有公屋可申請,誰願意入住危險如棺材而租金堪比豪宅的劏房呢?劏房住客主要是兩類人,其一是居港未滿七年不夠上樓資格的新移民;其二是夾心階層,收入超過申請公屋上限又無力購買及租住私樓。在港府高唱經濟凱歌的同時,無數市民瑟縮於環境惡劣的劏房,可謂莫大諷刺。

由此可見,本港劏房愈建愈多,災難接二連三,是土地及房屋政策全盤失敗的必然產物。當局必須徹底檢討房屋政策,多管齊下,長遠解決夾心及基層市民的住屋問題,才是治本之道,單靠加強巡查劏房,根本無濟於事。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