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壇:煲呔曾新房策炮製紅蘿蔔假象

房屋政策是社會穩定的重要一環,近期煲呔曾及幾名疑似特首參選人紛紛大談房屋政策,甚至建屋指標。一時之間,小香港湧現各種各樣的「指標」。從年建公屋一萬五千、到煲呔曾聲言配合私樓約每年有四萬個單位;到CY梁振英倡導公屋三萬多、私樓相若的六萬建屋量;唐唐談及公屋私樓亦以量為準。林林總總的指標,雖與老董當年的八萬五相距甚遠,但當權者擬透過建屋指標調控樓市的思維卻異常清晰。指標化看似簡單,卻催生了紅蘿蔔效應,最終只會造成「有能者買私樓、無能者排長龍」假象。

煲呔曾宣布復建居屋後,贏得一些亟待置業者的掌聲,亦令本港樓市重回私樓、居屋、公屋三條腿走路的舊貌。政府增加了私樓供應量的話事權,將關注置業目標群,鎖定月收入低於三萬元的中下階層家庭,目的正是解決中低層置業難的問題,中產及豪宅一族置業仍由市場話事。結果是有能力者買私樓、無能力者排長龍買居屋或輪公屋。簡而言之,復建居屋是將一大批樓市怨憤者分流排隊,給他們一個懸念,效果就像拉車的騾仔前面吊着的紅蘿蔔,給牠希望、誘牠向前,最後牠是否吃到紅蘿蔔,就看牠有多努力!

政府以指標式建樓法解決政治問題,雖有助解決一時政治壓力,但在經濟操作上,卻有違香港一向奉行的市場原則。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本港樓市幾番經歷過山車式的高低起伏,每次驚濤駭浪後,政府在供地量、年建樓量甚至置業者達一定比例等指標上做手術,如由九七年至今,賣地方法增加了如勾地表、主動拍賣土地等新招,並在賣地章程上引入一定時間發展的規管,圖保障每年單位落成量平穩。可惜的是,遇上熱錢、外來購買力,甚至低息環境的刺激,一切新招的功能又似乎煙消雲散,樓市又成了民怨的源頭。

復建居屋計劃公布後,坊間對香港每年建屋量有更多討論,除了執政者拋出指標外,疑似特首人選亦大談每年建屋指標。本港曾被已故經濟大師佛利民視為世界上最自由經濟體之一,按理房屋供應(包括土地及建樓量)應由市場的供給及需求來運作,指標式規劃有違上述原則。

何況,雖然政府由土地及建屋時間表方面增加操控力,但利息、熱錢甚至外來購買力都不受控,政府又堅持自由經濟體不應加以控制,結果只是綑綁一頭、放鬆另一頭。在這樣的情況下,樓市不致畸形發展已不錯了,穩定真如鏡花水月。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

風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