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聽雨:政績爛尾

政績爛尾不是新聞。只是今年適逢內地換屆年,加之明年將開十八大,又將有大批官員升遷換位,政績爛尾又將是一個普遍話題。

官員能否升遷,關聯因素很多,其中可以拿來公開評功擺好的一個要素,就是政績。為官一方,政聲如何,當然要憑政績說話。為追求政績,不同官員有着不同方式和思路。如尤可夫前幾天所說,雲南嵩明縣至今還在破舊老房子裏辦公,把全縣財政收入大部分投入教育,這是真正惠及民生和當地發展的長久之策,但其周期長、見效慢,而且需要一任接一任地堅持下來,殊為不易。

與投入教育的「隱形政績」相比,更多官員在任期內,選擇上大項目建大工程,形式上的巨大改觀和GDP數據變化明顯,容易留下「成績斐然」的印象,考核起來可圈可點,升遷就有了墊腳石,正所謂出經驗出典型出幹部。而老百姓則是「貓論」信奉者:能給自己帶來實實在在好處的官,就受歡迎。

話到此處,卻有一問:官員借政績升遷或者調離之後,其原先推行的施政策略和思路還能持續下去嗎?尤可夫前不久遊歷重慶後,這樣的疑問揮之不去。

在薄熙來治下,重慶可謂風生水起,當地百姓口碑極高。與薄熙來搭檔的黃奇帆,行政思路和方法也令人稱道,於是當地有「熙奇組合」的說法。只是展望未來,百姓不禁擔憂。薄熙來是政治局常委熱門人選,他一旦高升,書記誰來接?目前四大直轄市的書記都是政治局委員,一個城市難有兩人同時進入政治局,所以黃奇帆接位的可能性不大。未來空降重慶的書記,行事風格和思路還會如前任一般嗎?

薄熙來施政方式本來就有令人非議之處,比如以運動方式管理城市;還比如一年的財政收入兩千多億元,就拿出一百多億元植樹,這些做法可以持續嗎?更何況內地官場的傳統是,新任領導多喜歡另起爐灶,畢竟延續前任的做法,那也只是前任的政績,顯不出自己的本事來。如此一來,上一任所謂的政績勢必有爛尾的可能。此一現象非一地所獨有。

良好的政績,既是官員職責所在,也是其利益所繫。只是在現行體制之下,個人的發展欲望常與科學發展的命題相違背,以至於政績隨着世易時移,與勞民傷財、好大喜功畫上等號,遺禍無窮。

傳媒人尤可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