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筆錚錚:曾蔭權自取總清算之辱

曾蔭權本應在他的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中,對七年來的管治無能、民怨極大打個「翻身仗」,因此,在報告發表前,他大吹大擂這份報告會有「中期」願景,會推出超過一年期的政策展望。這份報告也寫得相當冗長,嘮嘮叨叨講了一大堆。曾蔭權以為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分量十足」、「內容豐富」,必可贏得前所未有的掌聲,把以往七年的管治「缺失」補回來。

然而,他的最後一份施政報告難逃「高開低走」之命運。民調顯示,施政報告發表數日之後,滿意率開始下降,因為大家經過「消化」和思考後,很快看清了該報告的「真面目」,看清了他推出的一些「重要政策」,例如「復建居屋」等根本是「遠水救不了近火」,而且這個「遠水」也非常不足,有糊弄市民之嫌。如此這般,曾蔭權的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上到立法會「辯論」時,當然又難逃被各派議員「狂抦」之悲慘命運。

不僅如此,立法會各派議員還藉此「七載難逢」之機,對曾蔭權七年的無能施政、混亂管治「口誅筆伐」,猛算總帳,指出曾蔭權禍港七年,犯有七宗大罪。看來,曾蔭權因為在一片民怨民憤要求其下台聲中賴死不走,「要奮鬥到最後一分一秒」,那麼他的處境和待遇就比「忽然腳痛」半途下台的董建華要狼狽許多也。董建華在做「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時,並不知道此乃「最後」,香港各界和立法會也不知此乃「最後」,故未在老董還居台上時就對他進行「總清算」。曾蔭權賴死不走,要「奮鬥到最後一分一秒」,就只好自取總清算之辱也。

曾蔭權這個人喜歡耍小聰明,經常錯估形勢,不能正確對待自己,以為在最後一刻「加足料」,為施政報告弄個豪華包裝,大堆頭就能臨別出彩,真愚不可及也。

傳媒人 柳太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