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古今:香港政改 何去何從

大陸大力推銷的電影巨片《建國大業》、《建黨偉業》,在台竟遇到戲院空無一看客之窘境,橫隔海峽兩岸的心理鴻溝之深,特別在涉及政治認同方面,應遠超出大陸官民之理解。其實,此現象不難解釋,按蔣介石到台復職時曾稱「中華民國已亡」之話,大陸之「建國」實是台灣之「亡國」,即便這段歷史回憶在台已被淡忘,台人的認同更向着未知之境發展。儘管兩岸這些年的經貿和人員來往日趨密切,雙方政治認同卻更背道而馳,台灣的民粹政治愈發展,離大陸的「民主集中制」也愈遠。

香港一向介於兩岸之間,地位甚微妙,現在單就內部社會體制而言,香港是傾向兩岸之何方?恰是「一國兩制」留給香港足夠空間對此問題有所抉擇。然而,即便香港有朝民粹政治發展的傾向,但香港的環境和條件,特別是中央因素,和台灣大有不同,也注定必須走出與台灣相當不同的模式。

譬如,台灣有全套的多黨政治,香港則只有半套,有諸多局限。雙普選是否會定局?又如何定局?大陸標榜「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體制,香港亦有必要標榜「香港特色」的模式。港人如何發揮智慧,至少在政改大綱上達成一定共識?香港這本書並無標準答案,港人必須四處借鏡,同時亦須有所獨創。

也真難為港人了。

美國律師盧卡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