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大地:中共第四代收官之作

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了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文化大繁榮的決議。筆者認為,這是中共第四代交班前的收官之作。不過,此舉成功與否,當下還難以逆料。

如所周知,近年來總理溫家寶一直強調推進政治民主改革,並認為政改嚴重滯後於經濟發展,形成了一條腿走得快、一條腿走得慢並且拖後腿的狀況,如不改善,跌跤是必然的。但是,政改如何搞?他也提不出具體的意見。事實上,更為重要的是,他目前在中共高層頗為孤家寡人,雖然事無巨細親臨現場,但反面解讀多於正面表揚。

既得利益者不敢妄動

與溫家寶成鮮明對照的是,胡錦濤一直提「四個改革」,包括政治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行政體制改革和文化體制改革。從這次六中全會決議可見,去年以來他的主要精力就在這上面。他上任之初,在政改方面也試圖有所突破,包括由其團派大將張春賢、汪洋等提出「第三次思想解放」、推動黨內民主改革等口號,並且事實上也試圖搞黨代會和黨代表任期制,即黨代會成常設機構,黨代表成常設代表,在五年任期內繼續發揮作用,而不是開完黨代表大會就收工,但似乎也是雷聲大雨點小。不過,如果胡錦濤心一橫,在十八大人事選舉,包括中央委員、政治局委員及常委選舉加大民主競選成分,可自我提名,可拉票,加大差額淘汰比例,甚至票選總書記,那他亦可青史留名。然而,以目前迹象看,他沒有這個魄力,連黨代表常任制都搞不定。更為重要的是,搞民主就有可能破壞既定的權力再分配格局,破壞當下團派與太子黨的平衡,因此,所有的既得利益者都不敢輕舉妄動。

相比政治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真是風險極小,相信也因為此,胡錦濤的收官之作定於此。但筆者相信這也不一定叫好,因為嚴格而言,文化體制改革其實也是經濟體制改革。江澤民時代提出「三個代表」,稱文化有先進後進之分,已遭許多有識之士詬病,指文化只有高雅卑俗之分,卻無先進後進,難道能說今日之紅歌比二千年前的《離騷》先進嗎?所以,這次文化體制改革可以量化的只有兩個指標,一是國營文化單位轉為民營的數量,一是文化產值佔GDP的比例。有消息指,經營性文化單位全部要轉制,文化產值要從佔GDP的百分之二增加到百分之五。但有學者預言,後果將和醫療、教育一樣,只向錢看,生產一大堆文化垃圾。

古 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