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話:只是措施不是政策

曾蔭權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充滿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措施,完全印證王光亞狠批公務員不懂制訂政策的講法。由於篇幅有限,我集中討論施政報告的主題——房屋政策。施政報告房屋政策的焦點就是復建居屋和新的居屋出售條件。首先,政府現在推出的是一個措施,不是政策;措施只能治標,政策才是治本之道。

到底政府復建居屋是為了財富轉移,還是鼓勵市民置業?若是前者,政府有否想過此舉是否合理?若是後者,政府何不多管齊下,既採用金融和稅務等手段影響樓價,並採取行政措施讓更多市民置業?香港滿街無殼蝸牛,建一、兩萬戶居屋根本是杯水車薪,而居屋住戶要五年後才可轉讓單位,亦有違增加居屋流動性的原意。說穿了,這根本是小修小補,無助長遠解決房屋問題。

回歸以來,兩個特首都交不出像樣的房屋政策。曾蔭權解決房屋問題,一味圍繞着增加多少個單位這個盲點來兜圈。其實,要真正改善市民的住屋需要,更應着眼於每個家庭平均的居住面積。政府應該盯實這個數字,特別是對中產和基層,只有這個數字不斷上升,居住質素才是真正得到改善。

港人被住屋問題困擾多年,可惜,我從未聽過一個政府官員,尤其是中央政策組,懂得以這把量尺來理解港人的住屋需求,實在失敗!

前人大代表 朱幼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