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聽雨:性奴案揭示社會冷漠

發生在洛陽的性奴案,情節離奇,作案手段匪夷所思,被侵害的當事人反應更出乎常理,所有不可能的邏輯,都成了真實的細節。案件現在雖然被揭,但諸多疑問仍縈繞在人們心頭,其中一個亟待解答,這就是現今社會的人際關係何至於發展到如此冷漠的地步?

案件的主角──嫌犯李浩在洛陽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稽查大隊工作,屬事業編制,非公務員。官方對其身份如此界定,固然減弱了輿論對公務員群體的責難之聲,但李浩的「官身」卻無可否認,他畢竟是吃財政飯的。一個官身之人,幹出這樣令人髮指的事情,由不得人們不去質疑公職人員的整體素質,質疑公營單位對職員的管控水平。

有別於香港和外國,內地人自我介紹時,對自己供職的單位是否為政府部門,很是在意。伴隨着公職人員整體收入的上升,以及日益廣泛存在的灰色或黑色收入節節拔高,公職成為就業的第一選擇。這反過來更加映襯出,內地政府對公職人員的管理和約束很不到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權力尋租盛行的當今,公職人員一邊擠破頭皮往上爬,欲博個一官半職,提高尋租籌碼,另方面,公職人員和所屬單位之間的離心力卻愈來愈大。

計劃經濟時代的公職人員,人是政府部門的人,工資、醫療、教育、住房等,無一不是政府包辦,公職人員對單位依賴度很高,單位對職員幾乎無所不管。進入市場經濟時代後,伴隨着社會事務愈來愈市場化,公職人員對單位的依賴愈發減少,相應地,單位對其管控則愈來愈弱。一個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對工作以外的私事,所有的單位都抱以不管不問的態度。同事之間也以此為藉口,日益疏遠工作以外的私人關係。

這些年來,這種現象日益擴散,社會人群之間的關係愈發冷漠,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成為佔絕對統治地位的交際法則。也由此,社會秩序管理出現了巨大黑洞。

李浩挖掘地下室,工程浩大,但鄰居居然懵懵懂懂;多名被侵害女性生活在眾人腳底下兩年有多,居然不被發覺。在這些不可理解的表象背後,實則隱藏了人們之間老死不相往來的陌生人思維,大家不約而同地陷入了麻木和遲鈍。

性奴案昭示很多,但僅此一點,已足夠警醒社會。

傳媒人 尤可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