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古今:魯迅盛名有累斯文

今天是魯迅出世一百三十周年之日,宜乎略述其生誼。魯本名周樟壽,年屆弱冠時自改名為樹人,因他有志於改造中國人的國民性,這也是他棄醫從文的原因。其最成功之作是《阿Q正傳》,甚至名播世界,有多種譯本。另外,《孔乙己》、《祥林嫂》等生動的形象亦都深入人心。他所描繪的人物基本都負面地反映出平凡中國人的低劣模樣。魯的動機當然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用心良苦。

魯迅在上世紀三十年代成為左聯的公認盟主,他貢獻之大,足被毛澤東尊為「偉大思想家、文學家、革命家」。但毛也稱他「骨頭最硬」,在一九五七年反右最烈時說魯若仍活着,非坐牢即閉嘴。魯幸死得及早,不至「壽而受辱」,如他入門弟子及知友胡風和馮雪峰等,及其他同代左翼文人如巴金、周揚等後來所慘受的無妄之災。其實,他本人文章也提到過革命黨人常會「碰死在自己所謳歌希望的現實碑上」,預見了革命的苦果。

魯作為新文學運動領頭人之一,致力於攻擊中國傳統文化,稱禮教「吃人」,甚至勸人多看外國書,少看中文書,以及反對方塊字,主張採用羅馬拼音字,儘管他自己有很厚的國學根底。以魯迅在內地所佔的高大地位,他如此之傾向所造成的不良影響,在今日看,確是很難彌補。魯有其時代的局限性,也就應退回到俱往矣之歷史處。

美國律師 盧卡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