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就業已變質 交津計劃惹劣評

港府漠視基層市民需要,即使推出扶助措施,亦往往是拖泥帶水,大唱慢板。去年施政報告提出擴大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今日才開始派表,下月三日正式接受申請,最快也要等到今年底才能派錢。

正所謂,助人要誠心,扶貧需及時。尤其是今時今日,加風四起,本港通脹率已升至百分之七點九高位,其中單是交通費便上升近半成,成為基層市民難以承受之重,基層市民莫不期望當局早日伸出援手,幫助他們渡過難關。無奈的是,新交通津貼拖了一年多才正式啟動,充分反映當局漠視民困,未能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承認,新交津計劃的申請資格是根據去年第二季的住戶入息數據釐定,由於今年五月實施最低工資,三萬多名原本合資格的打工仔因工資上漲而超出限額,但當局不會因此提高申請上限,只承諾在計劃推行後全面監察運作,不排除在三至六個月後提早進行檢討。

這就奇怪了,既然當局明知交津計劃出現漏洞,已不符合目前的實際情況,無法幫到基層人士,為何不在推出之前進行修改?雖然部分打工仔的收入因為實施最低工資而稍為上漲,但在百物騰貴的今時今日,打工仔收入增長難抵通脹蠶食,生活水平並未改善,港府理應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申請標準。人們不明白的是,港府坐擁金山銀山,願意花數千萬元聘請副局長及政治助理,甚至願意花數十億元向移民海外的港人派錢,為何偏與低收入打工仔錙銖計較,無情地將部分申請人拒諸門外?

事實上,交津計劃漏洞多多,問題不止出在申請上限。自從有關構想提出以來,便有不少學者質疑,交津計劃不問申請者的居住及工作地點,也不問交通費之高低,改而根據家庭入息及資產狀況作為發放標準,已經失去減輕低收入人士交通費壓力、鼓勵就業的原意,淪為變相的低收入津貼。

更為人詬病的是,當局為交津計劃引入家庭入息及資產審查,限制多多,手續繁複,變相提高申請門檻,將不少有需要的市民拒諸門外。難怪關注團體質疑,舊交津以個人為單位申請的方法行之有效,當局以今日的我打倒昨日的我,明顯是縮骨。

我們不妨看看市民對交津計劃的評價如何。「東方報業民意調查」顯示,接近九成受訪者對港府改變交津計劃申請方式感到不滿,其中三成四直斥交津政策倒退,兩成七指申請門檻過高;兩成五批評港府斤斤計較算到盡。調查結果很明顯,港府為新交津計劃花費近五十億元,到頭來非但博不到市民掌聲,反而惹來不少劣評,重演財政預算案派錢混亂的鬧劇,完全是自取其辱。

一個小小的交津計劃,暴露出港府扶貧政策粗疏不堪,錯漏百出。見微知著,雖然夕陽政府聲稱要奮鬥至最後一分一秒,實際上卻是胡混度日,過一天算一天。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