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台:克林頓間接管治海地

奧巴馬憑藉三寸不爛之舌,喊喊「改變」便登上總統大位。結果三年下來,美國甚麼「改變」也沒發生,奧巴馬民望高台插水,最新支持度已跌至四成三低位,不滿意度攀升到五成。

那邊廂,國務卿希拉妮的民望卻直線上升,獲得超過六成國民支持。最令奧巴馬難受的應是,三分一人對自己在○八年總統大選的民主黨初選中棄希取奧感到懊悔,三成四認為若希拉妮做總統,美國會比現時好。

調查機構別有用心,說希拉妮是當今美國最受歡迎政治人物,小生卻以為,希拉妮終究難望其夫君克林頓項背。克林頓的政治魅力及能力,不僅吸引美國人,連鄰國海地人也無法抗拒,海地總統日前提名克林頓幕僚科尼耶擔任總理,獲得眾議院全票通過,充分反映海地人希望克林頓對海地實施間接管治的心聲。

事實上,美國對海地的間接管治由來已久。早於一九一五年,當第一次世界大戰打得如火如荼,美國便以「避免海地落入德國手上」為由出兵海地,選出傀儡總統,展開長達十九年的間接美治。五十年代冷戰時期,美國為了抗衡共產陣營的古巴,不惜扶植獨裁者杜瓦利埃父子上台。美國長年掌握海地治權,雖無殖民之名,卻有殖民之實,如今海地人選克林頓幕僚為總理,不啻邀請美國再次殖民。

傳媒人林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