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童三餐難得飽 政府扶貧靠把口

香港號稱國際大都會、「購物天堂」、金融中心,但諷刺的是,香港的貧富懸殊也冠絕全球發達經濟體。雖然政府坐擁金山銀山,並常常把「關愛扶貧」當靈符掛在嘴頭,可惜只淪為宣傳口號,對實際的貧窮問題不但沒有解決,反而令貧富兩極的缺口愈裂愈大。

樂施會的一項研究指出,儘管香港表象富裕而繁榮,可背後仍有數以萬計的兒童經常捱餓,每六個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家庭,就有一個家庭的兒童三頓難飽;社聯的調查更指出,全港有二十九萬兒童生活在貧窮線下,情況令人關注。

都說兒童是未來社會的棟樑、未來的主人翁,如今卻有這麼多貧童為三餐哀愁。如果事情發生在經濟落後的非洲,也許還情有可原,但在富裕的香港,在庫房儲備高逾二萬億元的今日,仍有大批兒童連基本的吃飯問題都沒有解決,這是香港的恥辱,是港府冷血涼薄、為富不仁的明證。

香港社會不但「政治環境畸形」,民生現象也光怪陸離。不是嗎?達官貴人可以花數十萬為子女鋪路入名校,絞盡腦汁出盡奇謀做好各項彩虹準備;反觀這些貧困線下的兒童,不要說學鋼琴、畫畫、跳芭蕾舞、聘請名師補習,他們往往連參加學校的課外活動、興趣班的費用也付不起。

樂施會最近參照貧窮家庭的生活,籌備了「基層晚餐流動展覽車」,讓大家看到貧窮兒童家庭,他們的日常生活,物質是如何的匱乏,有家庭甚至未能為發育期的子女提供足夠的食物。管中窺豹,基層日常憂柴憂米,正正說明在百物騰貴之下,最低工資縱然落實了,但追不上通脹的升幅,改善不了他們的生活。

很明顯,窮人的孩子連吃飯也成問題,遑論投資教育,他們真真正正的輸在起跑線上,一如學者所指出的——扼殺了他們向上流動的機會,造成跨代貧窮。於此惡性循環下,他們長大後也不會見到曙光,還奢談甚麼社會的公平公正?

扶貧愈扶愈貧,關愛只關不愛。本港的貧窮問題是政府長期沒有重視的結果,官僚體制下,既沒有長遠的規劃,也沒有權宜的策略,社會環境改變了,福利政策卻一成不變,無法滿足弱勢階層的需要,造成長者老無所依,兒童三餐難繼,單親媽媽潦倒無助,窮人悲歌唱不完,不知釀成了多少人間悲劇。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是中國人幾千年來的願望。港府高官在愛自己的孩子、為他們提供錦衣玉食時,有沒有想過,在同一片天空下,還有不少兒童因吃不飽而營養不良?有沒有想過,不少在新界長大的清貧孩子,因為付不起區區的交通費而從未踏足港島中環?

歸根究柢,港府宜訂立長遠的扶貧政策,加速各項紓困利民措施,因應社會的變遷,急市民所急,而不是凡事慢吞吞,連派六千元也不「給力」,如此唱慢板,基層怎不怨氣沖天?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