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刀集:不當老二

日本選新首相爆出個小冷門,野田佳彥未被公認為能力第一;評論便說,日本人選領導,未必選個政策能力最強的人,每多選個協調能力最好的人。近些年,日相替換頻繁,這說法確站得住腳,「老二哲學」更帶來啟示。

第一輪投票,還有其他候選人,野田得票排第二,海江田萬里得票最多,可未逾五成,需要進入第二輪投票。這階段候選人只剩海江田和野田,結果海江田支持率幾乎沒變,首輪沒支持兩人的票卻都投到野田身上來;這種得票增多,說是野田的支持者瞬間增加便不精準,準確的說法應是海江田擁有的反對者更多於支持者。

老大強勢,老二圓滑,老三、老四的支持者便不覺圓滑可怕,老二自佔便宜;「老二哲學」在過半數當選制行得通,可在其他選制未必佔上風。比如本地選立法會議員用比例代表制,選出來的議員便愈有兩極化傾向,不是保皇黨,便是泛民。

比例代表制,如果一區五席,拿兩成選票便穩得一席,候選人立場要走在最前頭,作風要最激進,不用裝老二,因為不怕八成人反對,只要爭得兩成人支持,便是當選。即是做建制派,便做保皇黨;做泛民,示威抗議要爭先。特區用比例代表制選立會議員,說得動聽叫均衡參與,穩定和諧;實際卻鼓動政客作風偏激,愈激進愈能選上!

徐傑昌 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