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攻略:港童得寵何解不快樂

恩賢理財教育校長兼通識科名師 呂宇俊

港童是指生於九十年代中後期的小孩,但暗指他們受父母寵愛、依賴及自我中心。今年七月,網上瘋傳一段小學生當眾粗口指罵父親短片。有人說這是父母縱容的惡果,但又有心理學家指家長不應過分責罵,否則導致他們個人成長不快樂。

Q:試說明港童不快樂的原因,及怎樣才會快樂?

A:物質太豐富,反而令他們不快樂。雖然現今不少港童活於經濟環境較好的家庭,但其父母皆工作忙碌,或聘請家傭代為照顧,令子女缺乏家人陪伴,群體的互動也不多,難免感寂寞;反映小朋友要的不是大屋或名校,也不是家人縱容,能真正令港童快樂是良好的親子關係、父母的讚賞和肯定。

Q:遭兒子責罵的父親的做法是否可取?試解釋他倆建立了甚麼關係?

A:短片父親處理方法部分可取,因他無即時與兒子互罵,反映其情緒智商能力高,但他應早點帶兒子離開,並於事後平心靜氣,回顧短片,加以教導,如在教育上苦無頭緒,可尋求專家或社工幫助。而他們並未能建立正常尊卑關係,反映在處理情緒和學習禮貌上出現問題,令兒子年紀小小已不分尊卑。

Q:心理學家擔心過分打罵子女會有反效果,但有家長則認為打罵才可令子女定性,你同意哪一方?

A:兩者都不同意,因為教子女最重要是堅定。過分打罵會令子女有樣學樣,縱容會令思想不成熟的子女揀錯路,也可能導致惡港童出現。父母要知道並非所有事都可任由子女選擇,如事件無傷大雅,就不用堅持,反之就要堅定替子女選擇,日後按子女成熟程度調整管教方法。

延伸思考

1.不少人對港童都有負面印象,你認為是誤解,還是港童有不足之處?

-雖不是全部港童都有負面行為,但港童確有不少不足之處,因此不全是誤解
-港童會否有不足,關鍵在於家庭怎樣培育,包括自理能力、情緒控制及人際溝通等。

2.傳媒對港童的負面報道及標籤化,對港童的個人成長有何影響?

-大部分港童年紀太小,未必會緊貼時事,因此要反省的應是家長,避免過份縱容子女,增加對子女關心,防止港童成長出現負面影響。
-相對年齡較大的港童,對負面報道會出現反抗心理,變得不可一世、自我中心及漠視長輩教導,亦有人會自我放縱,認為外間認定他們會失敗,進而不思進取。

網上專頁:on.cc/sunstudies

聯絡電郵:studies@o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