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台:上癮的豈止美國

前天才說內地博士畢業生的平均月入僅夠購買一百三十斤豬肉,昨日又逢國家統計局公布最新通脹數據,豬肉價格按年上漲近六成,帶動整體物價上漲百分之六點五。豬肉挾持通脹,物價節節飆升,成為基層民眾難以承受之重。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句名言不僅適用於古代封建皇權管治,亦適用於現代中國。在建國初年的政治及經濟動盪中,神州大地民不聊生;好不容易捱到改革開放,全國人民奮鬥三十多年,將中國的經濟總值推上全球第二,外匯儲備位列全球第一,但基層民眾不僅沒有得到多少好處,反要承受百物騰貴的壓力。最要命的是,辛苦積攢下來的外匯儲備被大把大把地換成美國國債,任由美國人胡亂揮霍,令人既焦急,又無奈。

面對美債危機,中國國內質疑中央購買美債的聲音、壓力日增。中南海手忙腳亂,先由國家外匯管理局耍一個偷換概念的把戲,聲稱外匯儲備不是老百姓的「血汗錢」(是官員們的私己錢乎?),繼而貫徹動口不動手的方針,由官方媒體發文狠批美國「舉債成癮」,威脅世界經濟,中國作為最大債主有權利要求美國保證美元資產安全云云。

官方媒體以「舉債成癮」形容美國,生動貼切,一矢中的,亦令人哭笑不得。問題是,上癮的恐怕不只美國,要不是中國購買美債成癮,何來美國舉債成癮?在美元不斷貶值下,試問買債成癮的官員如何因應,如何向國人交代?

林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