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股災夾擊 港府坐以待斃

香港經濟陰霾滿布,不利消息紛至沓來。一方面,歐美經濟表現疲弱,拖累環球股市全面下跌,港股連日暴挫,昨日甫開市便跌破二萬點關口,隨後劇烈波動,經歷一番驚濤駭浪,收市仍跌一千一百五十九點,以點數計創金融海嘯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另一方面,內地通脹迭創新高,預示香港通脹隨之升溫,新一輪加價潮一觸即發。

縱使內地當局不斷出招壓抑通脹,七月份消費價格指數仍按年上漲百分之六點五,不但高於預期,更創出三十七個月新高。令人觸目驚心的是,食品類價格按年上漲近一成五,其中豬肉價格升幅高達五成六。食品挾持通脹,物價節節高升,成為內地民眾難以承受的重擔,香港的食品及日常用品高度依賴內地進口,物價勢必水漲船高。

事實上,香港的通脹壓力並不亞於內地。首先,隨着人民幣不斷升值,香港進口貨價格必漲無疑。其次,香港資金進出自由,外來熱錢源源不絕,容易催生資產泡沫。此外,香港實施聯匯制度,令港府失去貨幣及利率政策的主導權,港元被迫跟隨美元貶值,市民的購買力隨之下降。

面對此起彼落的質疑,港府依然堅持聯匯制度行之有效,問題是,在聯匯制度不變下,當局又有何辦法對付日益惡化的通脹?須知道,目前香港的經濟增長看似強勁,惟大部分市民的收入未見顯著增長,反要承受物價上漲壓力,通脹已逐漸由經濟及民生問題轉化為政治問題。普羅大眾的生活每況愈下,民怨不斷積累,隨時引發社會動盪。

俗話說,「唔怕米貴,最怕運滯」,而目前的香港卻陷入「米貴兼運滯」的窘境,在乍暖還寒的經濟環境中承受凜冽加風吹襲。正如經濟學者指出,股市連日大挫顯示經濟前景極度不明朗,不能期望短期內好轉,尤其香港獨沽金融一味,一旦金融失守,災難可在短時間內蔓延實體經濟,引發裁員潮、消費萎縮等惡果。

金融市場動盪不安,對經濟前景感到悲觀的不只一般市民。港府昨日拍賣九肚山一幅靚地,事前外界最高估值達九十億元,最終卻僅以五十五億元底價成交,令人跌破眼鏡。月暈而風,礎潤而雨,如果說內地通脹上升是香港物價進一步飆升的先兆,那麼,發展商對賣地反應冷淡,顯然反映樓市以及經濟前景不妙。

面對險惡環境,港府依然無所作為,恐怕只能坐以待斃。人們可以看到,歐債危機仍未解決,美國亦遭史無前例調低信貸評級,全球金融動盪不知伊於胡底。最令人擔心的是,美國為救市很可能第三度推出量化寬鬆政策,此舉除了可能引致金融市場混亂,更會導致大量熱錢流入香港,令資產泡沫及通脹進一步惡化。

外圍市場每有風吹草動,香港必定首當其衝,劫數難逃,究其根源,在於港府死抱不合時宜的聯匯制度,以及經濟結構過於單調,這兩大頑症不解決,香港永遠無運行。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