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筆錚錚:回歸後港澳辦門庭冷落

國務院港澳辦和中聯辦是朝廷在香江「第二支管治力量」的兩大「碼頭」,各有在香江的「勢力範圍」。香江建制派力量以及本地不少向朝廷「積極靠攏」、謀求好處的各色人等,也都會出盡法寶力爭「泊住」這兩大碼頭。在這方面,中聯辦顯然佔了「地利」,本地建制派的主要活動和「統戰」工作,中聯辦無疑掌握了更多資源。

港澳辦遠在京城,雖然較易影響朝廷對港工作,但對許多香江「投靠者」而言很不方便,常有「提着豬頭找不到廟門」之嘆。九七回歸前,中英角力頻密,港澳辦在第一線,常來香江「作戰」,香江各色人等也絡繹不絕前往北京「反映情況」。那時,港人和港澳辦接觸的機會比較多,港澳辦直接影響香江人士、社團也比較大;而中聯辦的前身「香港新華社」九七回歸後「地位」如何、是否「取消」皆未定也,這也多少影響了香江某些人士當年向「新華社」的「投靠」。

九七後,「香港新華社」變身為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中央「派出機構」的地位確定。而國務院港澳辦則只在京城履行其中央港澳工作機關的職能,極少伸手香港,和香江各界聯絡漸疏。港澳辦前主任廖暉更是從未「工作訪問」香江,對香港問題從不公開發言。

中聯辦成了朝廷對香港工作的「權威部門」,吸引了大多數「投靠者」,他們以和中聯辦建立關係為榮,港澳辦則門庭冷落也。

柳太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