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刀集:粉墨登場

從前拍電影,大導演和一班編劇度喜劇橋,本來膠着,大導演靈光一閃,橋便來了,雖然有小編劇覺得麻麻,但礙於導演威權,也只有陪笑的份。這橋便這樣去到現場照拍,連演員、攝影、燈光,旁邊的服裝、道具閒雜人等,都說這場戲很好笑,一定掂。可是到了戲院放映,這場戲觀眾卻鴉雀無聲,唧都唔笑!

政策有時便像電影,老百姓是否受落,真箇出街之後才有分曉;不過拍電影就算沒了午夜場,也還有首映禮,看完觀眾反應,導演便知要執番條片,救得幾多得幾多。可本地為政,從政策醞釀到出台,官愈大反而愈不落區,根本不理老百姓反應,為政的沒票房顧慮,閉門造車又如何!

大導演不好笑的橋過得了關,除了靠威權,也是從前的電影文化,起始說是集體創作,末了不過是既定模式;一班人度橋,根本不是為創作,而是聽候威權說了,然後集體附和。好比政府政策的諮詢架構,立法會的制衡,也不過是拍攝現場的演員、攝影、閒雜人等,在一個固有模式中,最後便淪為橡皮圖章。

京官訪港,反而搞搞新意思,不談政治,重頭戲倒是落區看「街市行情」,寓意便好比大老闆看電影市場,市場受落甚麼片種,問問觀眾才心裏有數。大老闆看了幾年,早知這特首不外是個關起門來的大導演,根本不知民間要甚麼,遠在內地的京官,反而擔心民間疾苦,有失和諧。做戲做全套,京官還得粉墨登場,替特首落區,明昭樓價、物價高漲之苦。

徐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