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抑樓市出招易 新瓶舊酒收效難

樓價迭創新高,迫使港府再度出招,這次是雙管齊下,一是增加土地供應,二是進一步收緊樓宇按揭。表面上,當局擺出一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姿態,實際上,這些措施無非還是新瓶舊酒,能否達到預期效果,令樓市降溫仍是未知之數,反而引起藥石亂投的質疑。

先看土地供應,當局決定第三季主動推出八幅地皮拍賣,涉及約六千個單位,比第二季增加逾一倍。問題是,即使將這些新增供應計算在內,本財政年度推出的土地亦只能興建約兩萬個住宅單位,而根據市場人士分析,即使不計內地買家,本地需求量每年約需三萬個單位,供求之間仍有相當大的距離。可見當局增加土地供應雷大雨小,根本無法扭轉樓市供求失衡的現狀。

更何況,土地供應不等於樓宇供應,新推出的土地最少要等到三年後才有望建成新樓,到時樓市形勢如何,沒人說得準。正如學者指出,當局增加土地供應遠水難救近火,只能造成短期的心理效應,在熱錢充裕、利率低企等基本因素不變下,當市場消化有關措施後,可能展開新一輪升勢。

再看收緊按揭措施,成效同樣令人懷疑。今次主要是針對七百萬至一千萬元的中價樓,以及內地買家。但眾所周知,內地買家財力雄厚,通常選擇現金交易,收緊按揭對他們根本沒有影響,反而本地換樓客首當其衝。難怪有人譏諷,當局收緊按揭誤傷用家,無法趕走內地客,反而趕絕本地人。

更加令人憂慮的是,當局去年收緊豪宅按揭,已經令不少投資者轉而投資中下價樓宇,以致四百呎以下單位的升幅遠遠拋離豪宅,無殼蝸牛上車難上加難。如今當局進一步收緊中價樓宇按揭,可能令小型單位的炒風更趨熾熱,到時不只換樓人士進退兩難,上車一族也只能繼續望樓興嘆。

值得注意的是,今次收緊按揭措施針對境外人士,反映當局對解決樓市問題束手無策,惟有將矛頭指向內地買家,這種做法未必有效,反而可能為香港帶來長遠的負面影響。須知道,香港產業結構一向單調,高度依賴外來投資,當局不斷收緊境外人士來港投資,不啻自砸自由市場的招牌,自毀根基,得不償失。

樓價升勢不止,已經由經濟問題轉化為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部分政客趁機「為民請命」,除了促請當局限制境外人士買樓,甚至要求港府幫助市民置業。其實,置業和安居根本是兩回事,置業是一種投資行為,港府的責任是幫助市民安居,而不是幫助市民投資,增建公屋和復建居屋,才是幫助市民安居的手段。如果港府病急亂投醫,以公帑幫助市民置業,隨時適得其反,當年董建華政府推出不少幫助市民置業措施,結果導致遍地負資產,難道當局還不能吸取教訓嗎?

總而言之,房屋政策茲事體大,必須慎之又慎,任何措施都要經過深思熟慮,以免添煩添亂,好心又做壞事。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