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鴻爪:維港建築圖

《清明上河圖》將宋朝汴京的繁華再現人前,而在台北故宮展出的《富春山居圖》則展現元朝山水的寧謐,這兩幅古人長軸均引起轟動,現代藝術家或可獲得靈感。假如創作一幅《維港建築圖》,數百年後,我們的後人也會嘆為觀止吧。

與《清明上河圖》以河流漕運為主調相同,《維港建築圖》突出維港景色,但見維港上空迷迷濛濛,模模糊糊,乍隱乍現。迷霧之下,川流不息的車輛正排出大量廢氣,路人原來掩鼻而走。後人終於明白,哦!原來當年的香港是一個嚴重污染之城。

維港兩岸,屏風式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密密麻麻,將後面的矮小舊建築遮得密不透風,密不見光。有一大群人舉起標語牌作抗議狀,上書「抗議××霸權」、「反對屏風樓」、「買不起樓女友不跟我結婚」等字樣,反映樓價高企、貧富懸殊、社會上仇商仇富情緒高漲之現實,以及年輕一代對未來感到迷茫絕望等。

整幅圖畫之中,還可見大量的僭建物。其中一個樓宇單位的露台被玻璃窗密封,與鄰近的原裝露台構成鮮明反差,這棟建築物的標牌上,隱約可見「××道六十四號」字樣。查資料得知,當年確有一個叫曾蔭權的特首知法犯法,帶頭僭建,以致僭建成為風尚,而住所有僭建物更成為權貴的標誌。

為甚麼要突出「六十四號」呢?原來這是一個政治密碼,暗示中國在某個春夏之交曾經發生過一場政治風波,只有香港能夠紀念,彰顯「一國兩制」的特色。

香桐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