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聽雨:三三見九不如二五得十

三十多年前,中國改革開放之初,流行兩句民謠:「要吃米,找萬里;要吃糧,找紫陽。」樸素的民謠寄託着百姓深摯的感情。

當時,剛從文革極左思潮中甦醒的中國,面臨着票券滿天飛、商品匱乏、米麵糧油欠缺的困境,正是分別主政安徽的萬里和主政四川的趙紫陽兩位封疆大吏,一舉解決了國人吃糧的問題。百姓由衷感激他們,於是這兩句民謠就不脛而走;而萬里和趙紫陽也先後奉調北京,官至人大委員長和中共總書記。

現在回頭看,萬趙兩人當時所採取的舉措並無出奇之處。萬里在安徽默許了包產到戶,趙紫陽則是先行一步,在粉碎「四人幫」之前,即擺脫了機械教條式地學習大寨的做法,放棄了在四川盆地一年種雙季稻加一季小麥的耕種方式,改為實事求是地推行耕種雙季稻。按照當地農民的說法,一年種三季糧食,不過收穫九百斤,且費工費時;而一年種雙季稻,收穫逾千斤,且省工省時。農民將此概括為「三三見九不如二五得十」。趙紫陽下鄉調研與農民聊天時,聽到了這句感慨話。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趙紫陽的魄力在於敢於迎風而上,拍板決定農業學大寨不必拘泥於具體形式,而要因地制宜重實效。

這看似輕描淡寫的一筆,加上趙紫陽默許四川農民在一定程度上單幹,四川的農業生產立即換了天地,糧食增產增收,「要吃糧,找紫陽」的說法很快傳遍全國。

值得一讚的是,趙紫陽當時這樣做,冒着隨時可能被打成走資派的風險。但趙從一個共產黨員的良心出發,不畏強權,硬着頭皮堅持了下去。作為後人,可能無法體會趙紫陽當時內心的糾結,他的可貴之處在於堅持實事求是,堅持民以食為天的民本思想。

趙紫陽是河南滑縣人,毛澤東提到他時曾說了句「滑縣水之骨也」。在中共高官中,趙紫陽以開明寬容著稱,他能夠在後期完成對於馬列毛理論的深層思考,並指出其內在缺陷,超越式地肯定民主社會主義理論,就在於他能夠以一個常人的良心,實事求是地分析和評價世事的對與錯,就在於他具有別人沒有的錚錚風骨。

尤可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