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車稅欠理據 磨刀霍霍向中產

儘管增加汽車首次登記稅引起極大爭議,港府依然一意孤行,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邱誠武昨日繼續死撐,指加稅會減慢市民換車令空氣惡化的說法不科學,他又反駁立法會議員提出豁免環保車及舊車換新車的建議,認為環保車亦會造成碳排放,而且鼓勵購買環保車對控制汽車數量有反效果。

毫無疑問,邱誠武的言論根本是強詞奪理。環保車所造成的空氣污染遠遠低於舊式車輛,這是人所共知的常識,近年各地政府紛紛以稅務優惠甚至補貼鼓勵民眾轉用環保車輛,港府亦不例外,但邱誠武卻強調環保車亦會造成污染,拒絕提供稅務優惠,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事實上,雖然當局不斷強調加稅可以壓抑車輛增長,防止塞車情況惡化,卻始終無法提出令人信服的理據。人們見到的是,港府○三年提高私家車首次登記稅後,私家車數目照樣逐年上升,其中二手車進口數量更在○六年至一○年間激增超過兩倍。連前高官也批評當局加車稅欠缺理據、邏輯混亂,無助改善交通擠塞,只能逼中產買貴車,為庫房創收。財政預算案強調此舉並非為了增加稅收,可謂此地無銀三百両。

再說,私家車數量增長與交通擠塞其實沒有必然關係。根據運輸署數字,二○○○至二○○九年間,香港的私家車數量雖然增加一成八,但使用量不增反減,由每輛私家車每天平均行走三十七公里減至三十二公里,而每公里道路上的私家車數量亦下降超過半成。同期巴士行走里數則大幅上升一成六,到底何者才是交通擠塞的真兇,不言而喻。當局的交通政策規劃不當,重整巴士路線進度緩慢,卻將問題歸咎於私家車,簡直是本末倒置。

說到底,政府設法提升公共交通工具的吸引力,為民眾提供減少駕車的誘因,才是解決交通擠塞的最佳辦法。以南韓首爾為例,首都圈人口多達二千七百萬,汽車達五百七十萬輛,幾乎佔全國一半,交通壓力之大可想而知。然而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當地政府竭力提升公交系統,擴闊道路,為巴士劃出專用線路,而首爾地鐵則緊隨城市規劃,每開發一個新區,地鐵都是重點項目之一。為了鼓勵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首爾官員以身作則,撇除警車、消防車等必須車輛外,整個市政府只有四輛官車。時至今日,上下班乘公交、周末休閒駕私家車已成為首爾市民的典型生活模式。

反觀港府不去督促港鐵、巴士等公共交通工具降低收費、提升服務,反而向私家車主開刀,這又怎能令人信服呢?黃台之瓜,何堪再摘,中產是港府稅收的最主要來源,所享用的福利卻最少,如今政府沒有體恤中產,反而進一步加重他們的稅務負擔,試問情何以堪?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當局要說服市民放棄使用私家車,最好從高官做起,如果他們不肯放棄特權,不肯放棄座駕,那就是雙重標準。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