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得盡好處 如何回饋社會

擾攘多年的港鐵南港島線及觀塘延線計劃終於正式啟動,港府將前黃竹坑邨及前山谷道邨一期兩幅地皮的物業發展權批予港鐵,作為鐵路工程的財政補貼,令港鐵檢了一個大便宜。

港府以車站上蓋物業發展資助港鐵營運是一貫做法,這本來無可厚非,但今次批出兩幅市區靚地卻引起極大爭議。當局透露,兩條鐵路的總建造成本約為一百七十七億元,資金差額只有一百三十二億元。然而,港府批出的兩幅地皮,根據測量師行估計,總市值達四百八十億元,不僅為港鐵封起蝕本門,將來發展物業的得益更可能遠遠超出興建鐵路的成本。

正如立法會議員質疑,政府批出物業發展權時嚴重低估地皮的價值,是慷市民之慨,讓港鐵坐享豐厚利潤,認為當局應該改變有關做法,提高資助港鐵的透明度及說服力。亦有議員指出,港鐵將於下月提高票價,港府現時再批出物業發展權,會讓市民覺得港鐵在票務、地產等各方面都賺到盡,認為當局應該趁機成立票價穩定基金,每年由港鐵的物業發展利潤中撥出若干比例注入基金,藉以緩和票價加幅,減輕市民負擔。

事實上,港鐵一直接受港府各種資助,並非一間純粹的商業機構。當局除了批予物業發展權,還經常為港鐵提供現金資助,以昨日達成協議的沙中線為例,雖然工程由港鐵負責,但所有成本由港府承擔,總額最多可達一百五十億元。

照理說,港鐵得到港府慷慨資助,應該懂得主動回饋市民,可惜近年來,市民但見港鐵事故頻仍,服務未見提升,加價卻絕不手軟,尤其是在錄得豐厚盈利下連續兩年調升票價,罔顧黎民疾苦,帶頭刺激通脹,更是引起社會極大反感。

面對今次批地爭議,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彷彿化身港鐵代言人,指港鐵需要立即為兩條鐵路項目籌集資金,但車站上蓋物業卻要在鐵路建成後才可動工興建,港鐵需要為此承擔長期風險。她認為,為了推動兩條鐵路工程盡快上馬,有關安排是合適做法。

鄭汝樺的說法似是而非,其實根本站不住腳。眾所周知,香港地少人多,土地資源匱乏,長遠來說,物業價格必然是升多跌少,港鐵今次獲批兩幅靚地,日後除了可以在發展物業方面獲得厚利,還可賺取兩條鐵路的車費收益,承擔的風險極為有限。實際上,在當局的縱容下,港鐵予取予攜,接受公帑補貼時以公共服務者自居,申請加價時便以商業機構自居,得盡兩邊好處。有人譏諷,港鐵做的是穩賺不賠的生意,而乘客負擔的卻是只加不減的票價,可謂一矢中的。

我們認為,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港府既然為港鐵提供資助,便有責任督促港鐵負起應有的社會責任,在提升服務之餘,亦要為市民提供合理穩定的票價。議員建議成立票價穩定基金,合情合理,切實可行,當局不能再置若罔聞。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