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發財須立品 杜絕事故莫加價

事故不斷,加價不止,唯利是圖,貪得無厭,漠視社會責任和市民的負擔能力,已成為港鐵在市民眼中的「品牌形象」。

東鐵大學站被揭發往羅湖方向的月台底部石屎結構,出現了一條長逾二百米的橫向裂縫,有專家現場探測後擔心,一旦月台移位,隨時釀成重大事故,後果不堪設想,市民亦要求港鐵盡快作出交代。港鐵昨日回應時否認裂縫存在,稱僅是月台與底部外牆間空隙位的膠邊脫落,並強調月台沉降屬可接受範圍,完全不影響月台結構及安全。

專家和市民的擔憂絕非杞人憂天,事實上,港鐵近年事故頻生,訊號系統失靈、電力系統故障、列車無故「跪低」等,可謂家常便飯,路軌斷裂等嚴重安全隱患亦曾多次出現,故障範圍幾乎「全方位」。這次又被踢爆月台出現明顯裂縫,當局應該徹查原因,作出合理的解釋,以消除港人的疑慮。敷衍了事,輕描淡寫,只會令市民對港鐵愈發失去信心。

港鐵年報的數據顯示,過去十年須呈報事故的數目年年遞增,由○一年的六百多宗,至去年已達一千五百四十多宗;同期港鐵賺取近八百億元,卻不思進取,重利忘義,減少事故毫無寸進,但加價從來不甘後人,而作為大股東的港府則袖手旁觀。通脹肆虐,百物騰貴,去年勁賺一百二十億元的港鐵竟連續第二年啟動可加可減機制,今年六月起加價逾百分之二。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昨日召開特別會議,討論港鐵下月按可加可減機制加價。議員群起而攻之,紛紛批評港鐵賺取巨額盈利下仍然提出加價,無視市民面對通脹壓力生活困難,令低下階層百上加斤,促請政府盡快檢討可加可減機制。亦有政黨要求港鐵提供全年的長者優惠、全線推出月票及年票等優惠。

有團體表示,可加可減機制未能反映市民的承擔能力,要求全面檢討機制,並凍結票價。有出席會議的區議員直指,港鐵接連發生事故,大學站更出現沉降,港鐵服務不僅沒改善,坐擁豐厚盈利下加價,實屬不合理。

面對滔滔民意,港府繼續虛應故事,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邱誠武指,兩鐵合併五年後,即二○一二年下半年,可以檢討可加可減機制,聲稱當局會考慮議員的意見云云。

如此敷衍之辭,市民完全不能接受。自港鐵今年三月宣布堅持按可加可減機制加價以來,各界的反對聲音一浪接一浪,有學者促請政府盡快檢討相關機制,加入市民可承擔能力,以及須經由立法會審批等內容,但當局卻一直充耳不聞,無動於衷,以「商業決定」為由拒絕介入,推卸責任,欲置身事外。

在通脹高企的今日,港鐵錄得巨額盈利,卻堅持加價賺到盡,為公共交通機構起了極壞的示範作用。港鐵經營的是公共交通生意,而港府又是大股東,並非純粹的商業機構,豈能置社會責任和市民利益於不顧,肆意加價,為通脹煽風點火?事實證明,可加可減機制已經不合時宜,變成「只加不減」的怪胎,檢討不但勢在必行,而且愈快愈好。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