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平安包 庸官何必又自擾

昨日是佛誕,長洲舉辦一年一度的太平清醮。雖然天氣炎熱,但無阻節日的熱鬧氣氛,全日有五萬人專程入長洲觀賞盛事,包括不少慕名而至的外國遊客,現場人山人海,彩旗飄揚,歡聲笑語,織成一片快樂的海洋。美中不足的是,食環署以食品安全為由首度禁止餅店在街外為平安包蓋印及擺賣,導致平安包銷量大減,不僅掃了不少市民的興,也引來打壓傳統文化的批評。

搶包山是太平清醮主要活動之一,人們相信平安包可以保佑一家平安。其實,無論是賣包、買包、搶包還是派包,都是象徵意義,圖個彩頭而已,多年來並沒有發生過食品安全問題,今年食環署半路殺出,對這項已有悠久歷史的傳統活動橫加設禁,實在是大殺風景,這到底是真的為食品安全着想,還是吹毛求疵,不能不令人質疑。

平安包與眾不同之處,就在於「平安」二字,這是吸引市民和遊客山長水遠前往觀賞的主要原因。沒有「平安」包的太平清醮,必然失去原有的風味,難怪有人批評食環署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要麼不作為,要麼亂作為,食環署無事生非,其實是港府添煩添亂的冰山一角。昨日重頭戲飄色巡遊活動,再次出現抨擊港府施政失誤的主題,由小朋友粉墨登場,扮演曾蔭權、曾俊華等官員,諷刺一眾高官無力解決貧富懸殊又派錢無方,結果博得市民拍掌喝采。打頭陣的飄色「一旨錯,滿城皆風雨」,借用「一子錯,滿盤皆落索」的典故,一針見血,令參觀者發出會心微笑。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長洲太平清醮活動歷史悠久,年年舉辦,至今依然有旺盛的生命力,關鍵在於創意不斷,所以能夠歷久常新。譬如有商家發明「平安包扇仔」,表面看是包子,打開卻是風扇,可以把玩,又有實際用途,可謂一舉兩得。還有商家看準年輕人消費時尚,推出「平安包iPhone4機殼」,也非常暢銷。所以,儘管今年太平清醮在平日舉行,人流較往年少,但節日氣氛依然熱烈。

傳統節日源遠流長,聚集了先人智慧,傳承了地方文化,成為凝聚人心的黏合劑。在現代文化的侵蝕下,它們已成為人們生活的稀缺品和奢侈品,一些活動禁不住時光的沖洗而逐漸湮沒,令人扼腕嘆息。所幸的是,本港仍然保留了一些傳統文化和活動,太平清醮如是,端午節賽龍舟如是,大坑舞火龍亦如是,它們讓現代香港與歷史連結,更是不少都市人逃避城市喧囂的心靈雞湯,極具保育價值。值得人們深思的是,這些活動大多由民間組織傳承和弘揚,港府往往袖手旁觀,這難道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嗎?這難道不值得港府好好檢討嗎?

其實,傳統活動只要加以適當的包裝和宣傳,完全可以成為一項商業與旅遊相結合的項目。港府不懂得珍惜、保護這些傳統文化,反而小題大作,矯枉過正,做出「揀了芝麻,丟了西瓜」的行為,簡直是愚不可及!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